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06:54
时代的发展对学校体育提出挑战,迫切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自主发展的创新型教师队伍,继续教育是教师专业成熟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以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在调查研究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北京市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对策,这将为推动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提高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的师资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具体结论如下: 1.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大都毕业于我国体育院校,接受过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专门培养或训练,在长期的高校体育教学、训练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年龄结构相对合理,中青年体育教师占绝大部分比例,这些为高校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太合理,本科学历和低职称的体育教师还占有一大部分比例;素质结构中文化才艺素质和体育创新素质较差,英语、计算机、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及科研水平等普遍较低,因此需通过参加继续教育加以改善。 3.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必要性有一定认识,但对继续教育相关政策文件了解程度不高;现阶段还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机为学历补偿、晋升职称及评优评选,功利性较强,可见现阶段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存在一些误区和偏差。 4.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形式呈多元化趋势,以高校模式为主;参加继续教育的方式以不脱产为主。 5.目前影响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因素主要是领导的重视程度不高和经费短缺;影响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效果的因素主要是管理体制不完善及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全面性。 6.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对策:首先,作为体育教师本人要端正继续教育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其次,政府部门加强立法建制,实行法制化管理,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部门要提高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经费投入,构建科学的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加强继续教育的内容及课程设置的研究,优化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体制。
【学位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G807.4;G645.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继续教育的内涵
1.2.2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
1.2.3 我国继续教育的研究现状
1.2.4 我国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现状
1.2.5 国外发达国家继续教育的研究现状
1.2.6 国外发达国家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2.2.5 专家访谈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的师资情况
3.1.1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
3.1.2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
3.1.3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
3.1.4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水平
3.2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
3.2.1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必要性的认识
3.2.2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
3.2.3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机取向
3.2.4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内容评价
3.2.5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形式
3.2.6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方式
3.2.7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经费来源
3.2.8 影响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效果的因素
3.2.9 影响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因素
3.3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对策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8213
【学位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G807.4;G645.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继续教育的内涵
1.2.2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
1.2.3 我国继续教育的研究现状
1.2.4 我国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现状
1.2.5 国外发达国家继续教育的研究现状
1.2.6 国外发达国家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2.2.5 专家访谈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的师资情况
3.1.1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
3.1.2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
3.1.3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
3.1.4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水平
3.2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
3.2.1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必要性的认识
3.2.2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
3.2.3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机取向
3.2.4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内容评价
3.2.5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形式
3.2.6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方式
3.2.7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经费来源
3.2.8 影响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效果的因素
3.2.9 影响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因素
3.3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北京市重点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对策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士云,于海达;浙江省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S1期
2 林维平;;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措施[J];湖湘论坛;1993年04期
3 赵晚霞;我国体育教师素质结构的研究综述[J];湖北体育科技;2004年01期
4 黄永飞,肖桃芳;论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5 杨成利;发达国家继续教育发展的动因与特征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6 田林,任迎喜;体育教师素质结构分析与优化途径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年19期
7 马小清;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8 吴晓涓;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现状与培训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王喆,王甡,吴俊琦;辽宁省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探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陶干臣;龙晓东;陈元平;;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2858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58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