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影响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8 02:28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取得了迅速发展和普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12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达到1.11亿人。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式,并成为人们学习、娱乐的重要渠道。高等学校是人才和信息高度密集的地方,大学生首当其冲地成为网络冲浪的主力军,信息革命的冲击波在这里产生的影响更为显著和具有代表性。 网络环境下产生了各种全新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因而极大地丰富了人类道德的内容。然而,网络又是一柄双刃剑,它在不断推动人类道德前行的同时,也让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道德困境,并且严重地冲击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带来了许多消极的、负面的影响,直接危害着网络的有序运行和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加强大学生网民的伦理道德教育,对网络社会的积极培育,甚至对整个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都有积极的意义。 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要素,四者之间相互联系彼此促进。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道德情感又影响道德认知的倾向;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产生的催化剂;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指导和影响下通过练习或锻炼形成的;同时通过道德行为又可巩固发展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 本论文主要是结合网络所具有的虚拟性、互动性、全球性、自由性、快捷性等特点,从道德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意志领域、行为领域等四个方面,对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从政府、学校、社会和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探讨了应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冲突的措施和方法。作者认为,政府需要完善网络法制建设,提高网络管理技术,同时,加强对网络业主和从业人员的管理;学校则需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素质,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阿时,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改进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在整个社会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下,提高大学生的个人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
【学位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G641
【文章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2 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2.1 网络的特点
2.2 网络给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带来的机遇
2.3 网络给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3 网络对大学生的道德影响分析
3.1 网络对大学生道德认知领域的影响
3.1.1 网络的多元化导致大学生道德认知的紊乱
3.1.2 西方文化的渗透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冲突与迷失
3.1.3 网络容易使大学生的言行缺乏自我约束
3.2 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情感领域的影响
3.2.1 网络淡漠了大学生实际的人际交流,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3.2.2 网络的虚拟性导致大学生道德情感淡漠
3.2.3 网络导致了一些青年大学生人格理想化
3.2.4 网络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并诱发出种种心理障碍
3.3 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意志领域的影响
3.3.1 网络使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弱化
3.3.2 网络的虚拟性导致大学生道德意志薄弱
3.3.3 网络环境弱化了一些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感
3.4 网络对大学生道德行为方面的影响
3.4.1 义务责任感缺位,出现信任危机
3.4.2 网恋的陷阱
3.4.3 网络色情的泛滥
3.4.4 造假行为
3.4.5 盗窃行为
3.4.6 安全破坏行为
3.5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原因分析
3.5.1 网络自身的特点为大学生道德问题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
3.5.2 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成为诱发网络道德问题的重要原因
3.5.3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出现离不开大环境
4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影响的对策分析
4.1 加强政府管理
4.1.1 完善网络法制建设
4.1.2 加强网络管理技术
4.1.3 加强对网络业主和从业人员的管理
4.2 加强学校教育
4.2.1 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加强网络道德意识
4.2.2 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素质
4.2.3 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方式
4.2.4 建立网络管理和指导机制,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行为
4.2.5 重视网络心理教育,尊重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需要
4.2.6 唤醒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主体意识,启发其道德思维
4.3 加强个人自律与社会引导
5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59434
【学位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G641
【文章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2 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2.1 网络的特点
2.2 网络给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带来的机遇
2.3 网络给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3 网络对大学生的道德影响分析
3.1 网络对大学生道德认知领域的影响
3.1.1 网络的多元化导致大学生道德认知的紊乱
3.1.2 西方文化的渗透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冲突与迷失
3.1.3 网络容易使大学生的言行缺乏自我约束
3.2 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情感领域的影响
3.2.1 网络淡漠了大学生实际的人际交流,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3.2.2 网络的虚拟性导致大学生道德情感淡漠
3.2.3 网络导致了一些青年大学生人格理想化
3.2.4 网络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并诱发出种种心理障碍
3.3 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意志领域的影响
3.3.1 网络使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弱化
3.3.2 网络的虚拟性导致大学生道德意志薄弱
3.3.3 网络环境弱化了一些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感
3.4 网络对大学生道德行为方面的影响
3.4.1 义务责任感缺位,出现信任危机
3.4.2 网恋的陷阱
3.4.3 网络色情的泛滥
3.4.4 造假行为
3.4.5 盗窃行为
3.4.6 安全破坏行为
3.5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原因分析
3.5.1 网络自身的特点为大学生道德问题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
3.5.2 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成为诱发网络道德问题的重要原因
3.5.3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出现离不开大环境
4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影响的对策分析
4.1 加强政府管理
4.1.1 完善网络法制建设
4.1.2 加强网络管理技术
4.1.3 加强对网络业主和从业人员的管理
4.2 加强学校教育
4.2.1 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加强网络道德意识
4.2.2 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素质
4.2.3 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方式
4.2.4 建立网络管理和指导机制,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行为
4.2.5 重视网络心理教育,尊重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需要
4.2.6 唤醒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主体意识,启发其道德思维
4.3 加强个人自律与社会引导
5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郑敬斌;;大学生网络问题成因和对策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2期
2 尹霞;郑敬斌;;大学生网络问题思考[J];文教资料;2009年2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富超;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网络道德教育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2 常斯琴;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3 夏思梦;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59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59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