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变革视角下的大学治理

发布时间:2020-10-30 16:48
   我们已置身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变革是这个时代惟一不变的特征。如果说生命本源是人们看待、研究大学的基础和原初理论,市场逻辑是大学在自由贸易兴起、市场浪潮汹涌背景下而逐渐呈现的一片理论视域,那么,治理则是人们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和公民社会的曙光而应具备的一种大学思维。这三种向度环环相扣,以人为本位,以学术为准则,贯穿了大学历史发展的整体进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仅仅十几年问,公共治理理论以其独特的魅力不仅受到理论界的推崇,而且也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方向。其主要内容是在公共部门中注重引进工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强调效益、质量、公平和绩效评估等。无论是在公共部门还是在教育领域,治理都已成为一个全球性趋势,国外“大学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由来已久,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全球治道变革的背景下,中国抓住了机遇,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思潮和实践,以及其在我国公共行政改革中的成功借鉴,无疑在告诉我们,作为提供准公共产品的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或许能从新公共管理学尤其是治理理论中汲取营养,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自主创新之路。实际上,公共治理理论不但深刻地影响了我国政府的治道转型,其理论本身以及由理论引发的巨变对我国高等教育与当代大学的冲击也日益明显。几乎在治理理论兴起和引进我国的同时,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学术界围绕大学与市场的关系,就教育是否产业化、市场化、民营化的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90年代中期以后,逐步出现了一大批不同于传统公立学校的办学模式,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开始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与市场有关的改革,包括民办高校蓬勃兴起、公立高校转制等等。时至今日,改革仍刚起步,争鸣仍在继续。由于政府、市场、大学、社会等多重关系的复杂性、敏感性,人们在探讨或践行高等教育产业化、市场化、民营化改革时都表现得小心审慎。目前,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当前有关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有效性的对策建议已有不少,但似乎缺乏一个完整全面的理论体系支撑。而借助公共治理理论这个工具探讨和归纳如何增进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可以避免对策论的零散化通病。同时,我国大学治理的理论研究还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尤其在治理理念的引进与工具的具体运用上缺乏明确的策略指导。本文试图探讨治理理念在教育领域延伸的可能和必要,从高等教育变革视角构建大学治理的理论框架,并总结国内外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治道变革进行实证分析和制度设计。文章的创新点就在于从治理变革视角紧扣我国教育现实问题及成因,借鉴西方大学治理成果,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治理路径。 文章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概述高等教育变革以及治理运用于高等教育领域的缘起、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目的、拟考察的问题、创新点以及论文总体设计。第二章,大学治理的一般理论。分析大学治理的内涵、特征、局限性以及理论基础和主要动力。第三章,历史视野下我国的大学治理。从一个纵向视角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几次制度变迁历程,厘清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坐标方位,即成就、所面临的困境和产生原因,并分析我国大学治理的风险及阻力。第四章,国际视野中的大学治理。对美、英、澳大利亚等国的大学治理进行考察,分析国外大学治理的情况,从一个横向视角介绍公共治理理论在西方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五章,案例与实证。主要是对治理理论与工具应用于高等教育管理进行个案剖析和实证考察。具体而言,即以公共治理理论为依据,从微观层面对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救助政策进行一番反思。第六章,我国大学治理的制度建构。对我国大学治理提出政策建议,提出我国大学治理的伦理观照、结构设计、公民参与、协调机制、财政安排以及未来指向,旨在阐明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创新和治理变革的几个重点环节。最后是结束语。主要是总结论点,即治理是实现大学超越的前提和根本手段,指出未来的高等教育将是人们出于生命需要的理所当然的生活方式;大学治理必须遵循一定的市场逻辑;大学治理的落脚点在学生、家长教育选择权的提高,其宏旨则在公民社会的建设。 总之,作者聚焦于高等教育学与公共管理学交叉的边缘性地带,从治理变革和各利益主体的角度出发来考察大学发展的内在规律,试图在理论上拓宽高等教育学科的研究路径,为未来我们制订高等教育政策提供参考,以有助于推进我国大学治道变革,最终重塑大学,达成大学的理想与目标。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G64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大学的生命本源
        1.1.2 大学的市场逻辑
        1.1.3 大学的治理思维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理论假设与模型框架以及创新和不足
        1.3.1 研究目的
        1.3.2 理论假设与模型框架
        1.3.3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1.4 论文总体设计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3 论文的结构安排
    1.5 小结
第二章 大学治理的一般理论
    2.1 大学治理的内涵与特征
        2.1.1 治理的兴起
        2.1.2 大学治理的内涵
        2.1.3 大学治理的基本特征
        2.1.4 大学治理的局限性
    2.2 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
        2.2.1 公共选择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交易成本理论
        2.2.4 服务的安排和生产理论
    2.3 大学治理的主要动力
        2.3.1 现实压力
        2.3.2 经济推动力
        2.3.3 意识形态动力
        2.3.4 商业动力
        2.3.5 平民主义动力
        2.3.6 信息技术动力
    2.4 小结
第三章 历史视野中的我国大学治理
    3.1 我国大学治理的变迁历程
        3.1.1 行政力量的“独统”
        3.1.2 私营力量的崛起
        3.1.3 公私力量的共谋
        3.1.4 社会力量的发掘
    3.2 我国大学治理的坐标方位
        3.2.1 我国大学治理变迁的成就
        3.2.2 我国大学治理存在的问题
    3.3 我国大学治理的阻力
        3.3.1 “官本位”的藩篱
        3.3.2 “科层制”的僵化
        3.3.3 利益团体的阻力
        3.3.4 参与主体的缺失
        3.3.5 理论研究的滞后
    3.4 小结
第四章 国际视野中的大学治理
    4.1 大学治理的国别考察
        4.1.1 美国大学的治理
        4.1.2 英国大学的治理
        4.1.3 澳大利亚大学的治理
        4.1.4 德国大学的治理
        4.1.5 日本大学的治理
    4.2 国外大学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4.2.1 产权上的明晰
        4.2.2 学术上的自由
        4.2.3 财政上的竞争
        4.2.4 治理上的分享
        4.2.5 评估上的独立
    4.3 小结
第五章 高校贫困生治理机制变革的案例研究
    5.1 贫困生现状初步调查与分析
        5.1.1 贫困生的家庭情况
        5.1.2 贫困生的在校情况
        5.1.3 贫困生的心态需求
    5.2 单一救助的困境:贫困的背景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5.2.1 贫困的背景
        5.2.2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出台
        5.2.3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局限
    5.3 多中心救助:贫困学子救助机制的模型构建
        5.3.1 贫困生治理的政府选择
        5.3.2 贫困生治理的市场选择
        5.3.3 贫困生治理的道德选择
        5.3.4 贫困生治理的高校选择
    5.4 小结
第六章 我国大学治理的制度建构
    6.1 我国大学治理的伦理观照
        6.1.1 责任意识
        6.1.2 人本精神
        6.1.3 服务理念
        6.1.4 和谐观念
    6.2 我国大学治理的结构设计
        6.2.1 遴选大学校长
        6.2.2 建立学术制度
        6.2.3 明确高校产权
        6.2.4 加强科学管理
    6.3 我国大学治理中的公民参与
        6.3.1 提升公民意识
        6.3.2 培育第三部门
        6.3.3 拓宽参与渠道
        6.3.4 健全参与规制
    6.4 我国大学治理的协调机制
        6.4.1 主体协调
        6.4.2 内容协调
        6.4.3 工具协调
        6.4.4 目标协调
    6.5 我国大学治理的财政安排
        6.5.1 竞争财政
        6.5.2 透明财政
        6.5.3 公平财政
        6.5.4 安全财政
    6.6 我国大学治理的未来指向
        6.6.1 办学理念之变——走向教育公平
        6.6.2 管理体制之变——走向分权多元
        6.6.3 战略重心之变——走向质量效益
        6.6.4 评价机制之变——走向绩效评估
    6.7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校贫困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教育学文章
后记
附 上天之下的教育追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全林;;依法治校——大学治理的基本保障[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张应强;;多学科视野中的大学治理研究——评《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与组织架构》[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赵成,陈通;治理视角下的大学制度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4 林国治;蒋洪池;;新加坡大学治理改革述评[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张文修;;大学的知识特性与一流大学治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6 胡凌玲;;大学治理问题研究综述[J];企业家天地;2007年01期

7 杨纳名;赵金保;;大学矛盾分析及大学治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2期

8 李志平;;中外大学治理结构的比较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9 牛风蕊;;大学治理:美国的经验与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赵成;;大学治理的含义及理论渊源[J];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昕;高等教育变革视角下的大学治理[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姚金菊;转型期的大学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郭卉;权利诉求与大学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余承海;美国州立大学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索丰;韩国大学治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圣祺;治理理论视域下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任增元;制度理论视野中的大学行政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10 李洁;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敖翔;章程视角下大学治理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刘启兵;我国公立大学治理权力博弈[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3 郭智;大学治理视野下学术的开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4 王茜;大学治理视域下的大学章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贾少峰;西方经典大学理念及其对我国大学治理的启示[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6 宾祖昌;基于现代大学治理的校友资源开发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7 马淑丽;我国大学治理的泛行政化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8 胡凌玲;我国大学科研融资结构及其效率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9 姚叶;基于公共治理的中国大学章程的制定[D];湘潭大学;2007年

10 王璐;多伦多大学治理委员会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62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62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d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