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转变
【学位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G641
【文章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的必要性
一 网络发展带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二 网络发展对大学生思想认识方式的影响
三 网络发展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问题
(一) 网络的平等性向传统模式提出挑战
(二) 网络的互动性向传统模式提出挑战
(三) 网络的开放性向传统模式提出挑战
(四) 网络的共享性向传统模式提出挑战
第二章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的可能性
一 互联网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
(一) 网络开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二) 网络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
(三) 网络创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二 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内容
(一) 网络环境下思想多元化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二) 网络伦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
(三) 网络心理教育和咨询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三章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优化分析
一 两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主客体特征比较
(一) 教育主体
(二) 教育客体
(三) 主客体关系
二 两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功能性特征比较
(一) 内容形式特征
(二) 传授方式特征
(三) 方式手段特征
三 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定位与特点
(一) 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定位
(二)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优势分析
第四章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
一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的原则取向
二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内容
三 积极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重要措施
(一) 提高教育主体适应网络环境工作要求的能力
(二) 培养教育客体运用现代网络的正确观念和素养
(三) 充分开发和利用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积极应用网络交互功能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过程中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 加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探索
(二) 处理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三) 从制度上建立健全对校园网的科学管理
第五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真真;;网络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分析[J];考试周刊;2011年42期
2 李羡;魏国斌;;谈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正面效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4期
3 董京峰;;利用网络环境搭建家园互动的桥梁[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年08期
4 郭长虹;;营造人文网络环境,促进校园文化发展[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杨玉洪;;论高校校园网络环境建设与管理[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7期
6 雷忠仁;;如何使网络平台上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落到实处[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3期
7 胡瑾;;中职酒店服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转变[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6期
8 马晓晔;张冬平;范振英;王月贞;郝静;;基于网络的英语泛读教学模式构建[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邵鹏飞;;一种实用型的英语自主学习系统的设计[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刘丽红;;教务管理系统网络安全性分析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友胜;基于网络环境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2 魏善碧;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预测控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彭静;网络环境中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孟凡生;基于网络环境的企业成本管理创新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赵英;基于异步网络环境的自适应时钟同步[D];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
6 余俊生;网络虚拟财产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肖燕;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法与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1年
8 潘东高;网络环境下会计理论和方法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刘景江;网络环境下制造企业组织创新的机理与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蒋建春;面向网络环境的信息安全对抗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萍;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转变[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2 魏丽娟;网络财务管理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3 张世红;网络环境中著作权法律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4 李云;当代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梁新华;论图书馆特色化建设[D];湘潭大学;2003年
6 高美妮;基于网络的中学物理情境学习平台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温巍;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模式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构建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熊盛才;基于网络环境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董建业;网络环境对高中学生思想品德的负面影响及政治课的应对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登明;网络环境中合理使用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80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80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