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博士教育中师生科研合作的学科差异

发布时间:2020-11-12 09:28
   博士生与导师合作科研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科研合作模式。对美国某所研究型大学博士教育中不同学科师生科研合作差异的研究显示,博士生与导师的科研合作因学科文化的不同而产生学科差异,合作程度从强到弱依次是:化学、经济学、数学、英语。学科知识生产的社会条件和学科知识本身的特征是导致差异的重要维度。因此,博士生培养是否需要依托科研课题取决于不同学科的研究文化,且不同学科的依托形式和程度不同。
【文章目录】:
一、不同学科博士生与导师合作 发表论文的程度和署名规则
    1.化学学科
    2.数学学科
    3.经济学科
    4.英语学科
二、不同学科博士生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的程度
    1.化学和经济学科
    2.英语和数学学科
三、学科文化对博士教育中师生科研合作的影响
四、对博士生培养的启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闫相斌;宋晓龙;宋晓红;;我国管理科学领域机构学术合作网络分析[J];科研管理;2011年12期

2 梁立明,刘俊婉;师生合作发表科技论文署名模式的研究与思考[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启福;论科学的目标追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王英;李晓乐;;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研究范式特点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钱玲燕;;从洪堡的大学理念看当代德国大学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4 贺长元;;原始发明的内涵,特点、主体与路径[J];安庆科技;2011年03期

5 郭自力;基因治疗与法律调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师曾志;网络环境下出版理念的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翟秀文,巨乃岐,张志国,卢晓莉;“第一生产力理论”与知识经济[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陈洪捷;论寂寞与学术工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9 金永兵;文学理论的客观性与主体间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李科;;大科学时代科学伦理悖论合理性消解的“第三条道路”——兼论当代科学伦理观[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5 邝小军;科技工作者社会分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汉熙;面向科学出版的科学信息本体结构及其生成与发布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吴恺;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李蓉;论库恩科学哲学的社会学转向[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喆;关于中国近代科学社团发展轨迹的历史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超;约翰·齐曼的科学哲学思想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宋文静;初中生课堂违纪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万觉鸣;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文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云;初中班级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理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6 陆国娟;中小学生负担结构优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朱炜;我国人体医学试验的法律调控[D];苏州大学;2010年

8 庞建涛;农村初中教师生存状态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建风;小学师生日常交往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旭华;我是一名校本培训者[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胡一竑;朱道立;张建同;陈克东;;中外科研合作网络对比研究[J];管理学报;2009年10期

2 付允;牛文元;汪云林;李丁;;科学学领域作者合作网络分析——以《科研管理》(2004-2008)为例[J];科研管理;2009年03期

3 汪云林;李丁;付允;韩伟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网络分析——以中国西部环境和生态科学为例[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年02期

4 张利华;闫明;;基于SNA的中国管理科学科研合作网络分析——以《管理评论》(2004-2008)为样本[J];管理评论;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海刚;苑大勇;;加拿大博士教育百年:历程与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2 肖美良;;美国博士教育的现状与问题[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3 胡乐乐;;培养博士如种蘑菇? 全球反思博士教育[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年05期

4 高峰;;“严进严出”提高博士教育质量[J];人才资源开发;2012年06期

5 黎先华;;我所感受的德国教授和博士教育[J];中学数学月刊;2009年12期

6 王运祥,杜碧玉;中美英三国博士教育的比较分析[J];高教探索;2001年03期

7 丁东;博士教育的异化[J];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02期

8 菲利普G.阿特巴赫,别敦荣,陈丽;美国博士教育的现状与问题[J];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9 何逢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博士教育的问题与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10 任红娟;;我国情报学博士教育现状研究[J];现代情报;2006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丽;美国“再构建ph.D.项目”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80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80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8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