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人才激励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0 14:52
   激励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激励已经成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组织关注的重要课题,尤其是高等学校,由于教师人才的需要不能得到有效满足,激励机制不完善,使得人才纷纷流失,对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因而对高校人才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合理规划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完善高校人才激励机制,以促进高等教育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情况来看,现有的高校人才激励机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虽然也形成了一些能够起到激励作用的相关制度,包括:奖励和惩罚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以及人员的福利待遇制度等等,但是带有行政管理的成分比较多,注重的只是对人员的管理,制度本身缺乏强有力的竞争机制,而且对人才的激励很少考虑到人的个性需要,采用的都是同一形式的奖励和惩罚制度,使得激励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无法更好地发挥激励应有的积极作用。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研究中,以高校人才流失为背景,试图将组织行为学、心理学、制度经济学等学科中的激励理论,引入到高校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中,通过对高校人才流失的现象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完善高校人才激励机制的对策思考。 文章研究的结果显示,激励机制不完善是高校人才流失的真正原因。我国高校人才激励机制在新的环境下存在着薪酬激励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业绩考核系统失灵,科研条件不能满足需要,师资引进机制不科学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高校人才在待遇、高层次需要、科学研究等方面不能得到合理满足。因此,要使高校人才流失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就必须从完善高校人才激励机制入手,加强思想教育激励机制建设,努力提高认识,明确人才理念;加强政策制度激励机制建设,形成完善的政策制度体系;加强质量评价激励机制建设,做好教师人才业绩考核工作;加强民主管理激励机制建设,使职工参与式管理落到实处;加强人文环境激励机制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等等。 本文以高校人才流失为背景,“高校人才激励机制研究”为论题,对我国高校人才激励机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思路等;第二部分介绍激励基本理论;第三部分介绍人才及高校人才定义,重点分析高校人才流失的现状、特征及影响;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得出激励机制不完善是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接着分析我国高校人才激励机制现状、存在着的一系列问题及原因,指出完善我国高校人才激励机制势在必行;第五部分提出完善高校人才激励机制遵循的基本原则、应选择的激励形式以及具体内容。
【学位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G642.0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的激励机制研究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二章 激励及激励理论
    一、激励及激励机制
    二、有关激励理论概述
第三章 高校人才流失现状、特征及其影响
    一、人才概述
    二、高校人才流失与流动
    三、高校人才流失的现状及特征
    四、高校人才流失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 激励机制不完善是高校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
    一、高校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二、高校教师需要分析
    三、高校人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五章 高校人才激励机制完善的思考
    一、总体思路
    二、基本原则
    三、形式选择
    四、对策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雅娜;;高校人才培育中非物质激励措施的运用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宝宝;北京市“百人工程”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成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2 闫妍;陕西H集团技术人才薪酬激励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3 郭坚;Y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激励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王璐;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5 马宁;高等职业院校职工激励机制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吕鹏纲;中科院西部科研院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7 王军;高校学生辅导员激励机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8 高洁;非营利组织的专职员工专业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李松;拉萨市人才资源开发策略研究[D];西藏大学;2011年

10 赵方方;社会工作者激励机制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915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915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9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