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贻琦大学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1 17:46
20世纪20-30年代,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大发展时期。梅贻琦能准确把握时代脉膊,带领清华学子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把西方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和清华的办学实际相结合,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把一个弱小的清华发展成为一个享誉中外著名现代大学。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一个高等教育大发展的黄金机遇,研究梅贻琦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对我们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跃式发展都有着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分别从梅贻琦对大学本质的解析;《大学一解》中对大学功能的阐述;通识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实施;坚持民主治校和学术自由原则等方面对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进行了论述。研究梅贻琦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对我国当今这个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期如何构建新的高等教育理念,如何进行大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如何进行中、西高等教育结合以及如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一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 概论
一、梅贻琦与清华大学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意义
四、梅贻琦教育思想的渊源
第二部分 梅贻琦对大学本质的解析
一、“大师论”思想及实践
二、“大学问”及成就
三、“综合性”及实践
第三部分 《大学一解》对大学功能的阐述
一、传统学习观—大学功能的基点
二、“明明德”—大学的基本功能
三、“新民”—大学的派生功能
第四部分 通识教育思想及实施
一、通识教育思想的形成及内涵
二、通识教育实施
第五部分 学术自由思想与民主治校的实施
一、民主治校
二、学术自由
第六部分 借鉴与思考
一、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二、高校定位
三、人才培养
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
结语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谢
导师及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教授委员会制度的本质——“教授治学”[J]. 张君辉. 东北师大学报. 2006(05)
[2]梅贻琦与清华大学“教授治校”的教育管理模式[J]. 吴洪成.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3]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研究之研究模式述评[J]. 余支政,胡志刚. 中国高教研究. 2006(02)
[4]现代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及其协调[J]. 钟秉林. 中国高等教育. 2005(19)
[5]民主治校视角下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J]. 王利民. 中国高等教育. 2005(19)
[6]重构高校治理结构: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J]. 周光礼. 中国高等教育. 2005(19)
[7]构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并重的高校管理模式[J]. 吴国荣. 中国高等教育. 2005(19)
[8]梅贻琦与赫钦斯通才教育思想比较及反思[J]. 周相利.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9]高等学校定位问题辨析[J]. 解飞厚. 高等教育研究. 2005(03)
[10]我国高校的恰当定位为什么这么难[J]. 王义遒. 高等教育研究. 2005(02)
硕士论文
[1]会通中西 传承创新——三、四十年代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和实践研究[D]. 杨竞红.浙江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51723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 概论
一、梅贻琦与清华大学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意义
四、梅贻琦教育思想的渊源
第二部分 梅贻琦对大学本质的解析
一、“大师论”思想及实践
二、“大学问”及成就
三、“综合性”及实践
第三部分 《大学一解》对大学功能的阐述
一、传统学习观—大学功能的基点
二、“明明德”—大学的基本功能
三、“新民”—大学的派生功能
第四部分 通识教育思想及实施
一、通识教育思想的形成及内涵
二、通识教育实施
第五部分 学术自由思想与民主治校的实施
一、民主治校
二、学术自由
第六部分 借鉴与思考
一、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二、高校定位
三、人才培养
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
结语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谢
导师及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教授委员会制度的本质——“教授治学”[J]. 张君辉. 东北师大学报. 2006(05)
[2]梅贻琦与清华大学“教授治校”的教育管理模式[J]. 吴洪成.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3]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研究之研究模式述评[J]. 余支政,胡志刚. 中国高教研究. 2006(02)
[4]现代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及其协调[J]. 钟秉林. 中国高等教育. 2005(19)
[5]民主治校视角下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J]. 王利民. 中国高等教育. 2005(19)
[6]重构高校治理结构: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J]. 周光礼. 中国高等教育. 2005(19)
[7]构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并重的高校管理模式[J]. 吴国荣. 中国高等教育. 2005(19)
[8]梅贻琦与赫钦斯通才教育思想比较及反思[J]. 周相利.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9]高等学校定位问题辨析[J]. 解飞厚. 高等教育研究. 2005(03)
[10]我国高校的恰当定位为什么这么难[J]. 王义遒. 高等教育研究. 2005(02)
硕士论文
[1]会通中西 传承创新——三、四十年代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和实践研究[D]. 杨竞红.浙江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51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51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