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0 01:55
2005年,教育部停止了高等学历文凭考试招生,这一决定对已有的400多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是一个致命打击,使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失去了办学的依靠,许多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纷纷转型,生存十分艰难。研究解决如何使现有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发展壮大,升格为民办普通高校,对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杭州市的区位优势和社会经济结构,决定了这里普通高等教育需求旺盛,而供给偏少,给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留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利用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学、组织社会学和种群生态学的理论详细分析研究了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的历史、现状、影响发展的因素,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促进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的四方面对策。这些对策是基于作者长期以来从事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实践,在理论指导下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的研究结果,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
第一章 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的历史
(一)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起步阶段(1979年~1984年)
(二)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快速发展阶段(1985年~1996年)
(三)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的黄金阶段(1997年~2003年)
(四)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转型时期(2004年~至今)
二、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现状
(一)概述
(二)杭州市八所纯民办高等教育机构2002~2007年办学情况统计指标分析
(三)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现状的评价
三、影响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的因素
(一)政策法规因素
(二)社会经济结构因素
(三)学校自身的因素
第二章 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突出的问题
(一)办学整体实力不强,后劲不足
(二)办学质量不高,特色不够鲜明
(三)管理水平不高,办学尚欠规范
二、主要原因
(一)法规与地方政策的原因
(二)社会环境的原因
(三)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自身的原因
第三章 转型期促进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改善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的政策与法制环境
(一)产权制度创新
(二)组织制度创新
(三)管理制度创新
二、完善学校法人管理——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一)完善决策机构,落实机构职能
(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三)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
三、明确定位—发挥地域与区位优势办出特色
(一)打造成培训航母
(二)升格为普通高校
(三)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解决发展的出路问题
四、走内涵发展道路,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管理团队建设,构建学习型管理团队
(二)创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三)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四)推进整合营销,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当今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若干思考[J]. 陈宝瑜.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1)
[2]民办高校也应有自己的“211”[J]. 黄藤. 教育与职业. 2007(19)
[3]转型期中的日本私立大学:特征、危机与未来发展方向[J]. 金子元久,鲍威.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02)
[4]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回顾与前瞻[J]. 卢彩晨,邬大光. 教育发展研究. 2007(06)
[5]民办高等教育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新市场的形成[J]. 鲍威.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7(01)
[6]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十六年之综述[J]. 周建民,王旭.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11)
[7]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生成机制和区域发展模式[J]. 鲍威.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04)
[8]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 曹勇安,王蓓,于润林.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07)
[9]积极发展工科教育 拓宽民办高校发展空间[J]. 徐绪卿,周朝成. 民办教育研究. 2005(05)
[10]2020: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前瞻[J]. 潘懋元,林莉. 民办教育研究. 2005(04)
博士论文
[1]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组织的变迁及其特性[D]. 姜华.北京大学 2007
[2]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研究[D]. 刘莉莉.华东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67830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
第一章 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的历史
(一)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起步阶段(1979年~1984年)
(二)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快速发展阶段(1985年~1996年)
(三)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的黄金阶段(1997年~2003年)
(四)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转型时期(2004年~至今)
二、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现状
(一)概述
(二)杭州市八所纯民办高等教育机构2002~2007年办学情况统计指标分析
(三)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现状的评价
三、影响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的因素
(一)政策法规因素
(二)社会经济结构因素
(三)学校自身的因素
第二章 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突出的问题
(一)办学整体实力不强,后劲不足
(二)办学质量不高,特色不够鲜明
(三)管理水平不高,办学尚欠规范
二、主要原因
(一)法规与地方政策的原因
(二)社会环境的原因
(三)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自身的原因
第三章 转型期促进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改善杭州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的政策与法制环境
(一)产权制度创新
(二)组织制度创新
(三)管理制度创新
二、完善学校法人管理——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一)完善决策机构,落实机构职能
(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三)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
三、明确定位—发挥地域与区位优势办出特色
(一)打造成培训航母
(二)升格为普通高校
(三)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解决发展的出路问题
四、走内涵发展道路,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管理团队建设,构建学习型管理团队
(二)创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三)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四)推进整合营销,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当今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若干思考[J]. 陈宝瑜.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1)
[2]民办高校也应有自己的“211”[J]. 黄藤. 教育与职业. 2007(19)
[3]转型期中的日本私立大学:特征、危机与未来发展方向[J]. 金子元久,鲍威.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02)
[4]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回顾与前瞻[J]. 卢彩晨,邬大光. 教育发展研究. 2007(06)
[5]民办高等教育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新市场的形成[J]. 鲍威.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7(01)
[6]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十六年之综述[J]. 周建民,王旭.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11)
[7]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生成机制和区域发展模式[J]. 鲍威.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04)
[8]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 曹勇安,王蓓,于润林.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07)
[9]积极发展工科教育 拓宽民办高校发展空间[J]. 徐绪卿,周朝成. 民办教育研究. 2005(05)
[10]2020: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前瞻[J]. 潘懋元,林莉. 民办教育研究. 2005(04)
博士论文
[1]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组织的变迁及其特性[D]. 姜华.北京大学 2007
[2]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研究[D]. 刘莉莉.华东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67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67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