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会计专硕校企联合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企业需求的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11 22:49
  深化产教融合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状况的调查发现:不同企业对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认知不同,导致其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形式上存在差异;当前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意愿较为强烈,且不同类型企业关于校企联合培养的合作意愿存在规律性;不同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有效需求存在不同,包括参与学生的条件、相关行业协会的职能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倾斜等。为此,政府部门可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加大引导力度、实施差异化政策、强化制度保障、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提升培养质量。 

【文章来源】:高教学刊. 2020,(3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会计专硕校企联合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企业需求的调查分析


调查问卷填写地域分布图

联合培养,形式,高校


当前,被访公司中的部分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参与过校企联合培养。其中采用最多的培养形式是“为在校生提供实习机会”(71.28%),其次实施较多的形式有“与高校共建培养基地”(55.32%)和“为高校生作专题讲座”(55.32%);实施“与高校联合实施订单培养”(40.43%)和“参与高校学生培养方案的设计”(39.36%)形式的企业所占百分比较为接近;此外,少部分企业还通过“为高校提供教育经费”和“与在校师生联合解决公司面临的技术难题”等方式来实现。按校企参与程度基本可将上述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划分为三个层次———初级、中级和高级。“为在校生提供实习机会”就属于校企联合培养的初级形式:这一时期基本只是企业与学生两个主体之间的互动,而较少甚至无需高校教师参与其中。且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出于会计职业特殊性的考量,部分单位并不会让一个短期实践人员接触其财务信息,所谓的联合培养可能只是一些“跑腿打杂”等活动,因此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而“与高校共建培养基地”和“为高校生作专题讲座”则属于校企联合培养的中级形式,其须高校教师、学生和企业三方的加入来实现,通过“实践老师进校园”和“论坛互动”等方式,学生能够在足不出校园的情况下了解到现实工作对其能力的需求;教师能够及时了解理论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差距并调整授课内容;而企业财务人员则可以及时更新自身关于会计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调整营销策略来应对风险。“与高校联合实施订单培养”和“参与高校学生培养方案的设计”则属于高级的校企联合培养形式,即通过上述两种形式,企业和高校可以从源头上把控人才的质量,根据现实情形和未来的发展情况按需培养人才,在提高学生质量的同时能提升就业率,于高校、于企业、于学生实现“三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力资本专用性、学生流失率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紧密程度影响的实证研究[J]. 殷志扬,冉云芳,钱鑫.  教育与经济. 2019(04)
[2]企业对产教融合的认知、需求、满意度及政策建议研究——基于吉林省538份企业调查问卷的分析[J]. 李克.  现代教育管理. 2019(03)
[3]深化产教融合 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笔谈)[J]. 李进,周建松,陈解放,任君庆.  中国高教研究. 2018(04)
[4]我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现实意愿及影响因素——基于766份样本数据的调查[J]. 沈剑光,叶盛楠,张建君.  职业技术教育. 2018(07)
[5]校企联合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 阎俊爱,赵安然,张素姣.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24)
[6]校企合作的企业决策模型——基于成本和收益的理论分析[J]. 程培堽,顾金峰.  高教探索. 2012(05)
[7]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思考[J]. 吴绍芬.  现代大学教育. 2011(06)



本文编号:2971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71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1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