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铁路高等教育
发布时间:2021-01-18 04:55
19世纪下半叶,时值近代中国蒙受深重灾难的年代,在西方列强不断入侵下,割地赔款,主权沦丧。洋务派以“求强”、“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创办近代工业,开矿运煤,修建铁路。随着中国新建铁路事业的起步,很快就遇到了铁路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级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的困难。而创办培养铁路工程技术人才的教育机构就此摆在了国人面前。近代铁路高等教育是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出现的一种专门教育,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需要而形成的。近代中国铁路高等教育走过的道路,总体上是一条借鉴与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并有所创新,逐渐实现本土化的过程。一方面一以贯之的坚持学习欧美国家先进的办学模式、经验;另一方面又适时结合中国自身的实际进行改进、完善。本论文尝试着对“西学东渐”下中国近代铁路高等教育的缘起、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对其教育教学管理及地位作一初浅分析,试图从其发展变迁中,探寻“西学”在中国近代铁路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本论文主体部分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价值、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叙述近代“西学东渐”与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梳理出中...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唐山铁路学堂(1905.5一1906.3)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由此学校名震全国。川通部对全国铁路实习生进行统考,结果唐最多(9人),个人分数最高(1916届阮宗和批准,每届毕业生成绩列前两名者由交通提高了该校的知名度,增加了萃萃学子报高等学堂兴起之初,规模普遍不大,在校生是如此。山海关铁路官学堂从1896年开办军的入侵,学校停办五年),毕业生共n多的一届是19n届,28人;最少的一届是校人数最多时只有224人(1919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外来性与本土化[J]. 张亚群. 大连大学学报. 2008(01)
[2]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特色析[J]. 李占才.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3]中国铁路(1863-1949):在愚昧、专制、侵略下挣扎[J]. 袁伟时. 文史博览. 2006(14)
[4]清末书院改革及其对近代高等教育的影响[J]. 路洋. 煤炭高等教育. 2006(03)
[5]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近代化[J]. 郭德侠.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6]中国近代实业学堂的产生及实业教育的萌芽[J]. 卢红玲.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5(02)
[7]清末的铁路教育和铁路学堂[J]. 吴玉伦.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8]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嬗变[J]. 夏金元.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5(01)
[9]近代中国学制演变与职业教育发展[J]. 廖承琳,吴洪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2)
[10]近代中国铁路建设延误原因探析[J]. 尹铁.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3(01)
本文编号:2984315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唐山铁路学堂(1905.5一1906.3)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由此学校名震全国。川通部对全国铁路实习生进行统考,结果唐最多(9人),个人分数最高(1916届阮宗和批准,每届毕业生成绩列前两名者由交通提高了该校的知名度,增加了萃萃学子报高等学堂兴起之初,规模普遍不大,在校生是如此。山海关铁路官学堂从1896年开办军的入侵,学校停办五年),毕业生共n多的一届是19n届,28人;最少的一届是校人数最多时只有224人(1919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外来性与本土化[J]. 张亚群. 大连大学学报. 2008(01)
[2]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特色析[J]. 李占才.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3]中国铁路(1863-1949):在愚昧、专制、侵略下挣扎[J]. 袁伟时. 文史博览. 2006(14)
[4]清末书院改革及其对近代高等教育的影响[J]. 路洋. 煤炭高等教育. 2006(03)
[5]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近代化[J]. 郭德侠.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6]中国近代实业学堂的产生及实业教育的萌芽[J]. 卢红玲.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5(02)
[7]清末的铁路教育和铁路学堂[J]. 吴玉伦.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8]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嬗变[J]. 夏金元.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5(01)
[9]近代中国学制演变与职业教育发展[J]. 廖承琳,吴洪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2)
[10]近代中国铁路建设延误原因探析[J]. 尹铁.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3(01)
本文编号:2984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84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