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1 09:33
  一个现代化的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社会和谐的本质就是人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睦、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及个人心理的谐和。因此,加强对于全体公民尤其是广大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高个体素质,促进个体身心和谐与人际关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大学生理想信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首先,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需要,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和实践动力。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新的环境,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人才支持。因此,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应紧跟时代发展的...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社会主义和谐杜会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概述
    2.1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1.1 和谐社会的历史借鉴
        2.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2.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2.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2.2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2.2.1 理想信念的含义
        2.2.2 理想信念的特征
        2.2.3 理想信念的作用
        2.2.4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第3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关联性
    3.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联系
        3.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联系中介
        3.1.2 理想信念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3.1.3 理想信念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功能
        3.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出的新课题
    3.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依据
        3.2.1 党中央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指导方针
        3.2.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
        3.2.3 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
    3.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
        3.3.1 实现大学生自身和谐发展的需要
        3.3.2 实现大学生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3.3.3 实现大学生与“生态和谐”的需要
        3.3.4 实现大学生与世界和谐相处的需要
第4章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4.1 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
        4.1.1 在教育理念上,以人为本观念淡薄
        4.1.2 在教育目标上,和谐社会目标弱化
        4.1.3 在教育内容上,社会和谐内容缺失
        4.1.4 在教育方法上,“灌输”功能相对疲软
    4.2 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不和谐状况
        4.2.1 理想信念淡薄
        4.2.2 社会公德缺失
        4.2.3 理想功利本位
        4.2.4 个人理想脱离社会理想
    4.3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和谐的成因
        4.3.1 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影响
        4.3.2 不和谐因素的凸现
        4.3.3 理论创新的相对滞后
        4.3.4 社会转型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双向冲击
        4.3.5 西方价值观及少数共产党员腐败的不良影响
第5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方略
    5.1 坚持四项主要原则
        5.1.1 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性原则
        5.1.2 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5.1.3 服务和谐原则
        5.1.4 开放性原则
    5.2 充实六大重要内容
        5.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5.2.2 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观教育
        5.2.3 社会主义公平观教育
        5.2.4 创新精神培养
        5.2.5 诚信友爱教育
        5.2.6 环境道德教育
    5.3 充分利用四种主要手段
        5.3.1 构建和谐校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5.3.2 利用科技手段,完善校园网络建设
        5.3.3 注重人文关怀,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5.3.4 强化参与体验,加强社会实践锻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努力提高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J]. 王三运.  求是. 2007(06)
[2]共同理想: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J]. 陈明凡.  红旗文稿. 2007(04)
[3]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探讨[J]. 李世芬,王岩.  长春大学学报. 2007(01)
[4]把群众利益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和落脚点[J]. 姜大明.  求是. 2007(02)
[5]论理想信念教育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J]. 朱喜坤.  理论界. 2006(11)
[6]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机制[J]. 孙英.  理论界. 2006(11)
[7]美国文化霸权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基础[J]. 李丹娜,任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6(05)
[8]思想道德建设与国家实力的增强[J]. 闵融融.  理论界. 2006(08)
[9]道德建设应从法制建设着手[J]. 付志刚.  求实. 2006(08)
[10]人无荣辱 何以立言[J]. 张平.  求是. 2006(15)

硕士论文
[1]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初探[D]. 方爱清.华中师范大学 2006
[2]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 谭龙华.华中师范大学 2005
[3]关于新时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D]. 郝德新.南京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90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90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5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