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发布时间:2021-01-27 22:04
自从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诞生以来,如何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对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回应。本文立足于高校主要探讨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问题,以期扭转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弊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同时也为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做出一些贡献。本文从与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概念入手,回顾了学界对于主体、主体性、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并且以此为基础,首先从思想文化上的多元为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彰显了新的课题、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为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了新的使命、新媒体的发展为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空间、新生代大学生的整体状况为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彰显主体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下之急。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情况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彰显出主体性,实施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然后,分析了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主体性乏力的问题与表现。从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未...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二)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三)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主体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下之急
(一) 思想文化上的多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彰显新的课题
(二) 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予新的使命
(三) 新媒体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空间
(四) 新生代大学生的整体状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二、主体性乏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困境
(一)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未得到切实扭转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较为狭窄
(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体系尚待完善
(四) 主体的主体性素质有待提高
(五)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性发挥不足
三、五措并举强化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一) 转变思想观念
(二) 开拓新的路径
(三) 完善评估体系
(四) 提升主体的主体性素质
(五) 优化实施过程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自我教育[J]. 张红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31)
[2]论大学生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J]. 骆郁廷,邓纯余.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09)
[3]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与实践[J]. 刘桂芬. 思想教育研究. 2010(07)
[4]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及其主体性的思考[J]. 倪新兵,刘争先.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06)
[5]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历史生成[J]. 杨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11)
[6]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J]. 刘新跃,周亚东.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08)
[7]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超越[J]. 王忠桥,张宏. 思想教育研究. 2008(06)
[8]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J]. 郭长伟.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7(06)
[9]把主体性教育理念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 刘素杰,盖海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04)
[10]关于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 谢文平,陆书建.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本文编号:3003813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二)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三)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主体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下之急
(一) 思想文化上的多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彰显新的课题
(二) 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予新的使命
(三) 新媒体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空间
(四) 新生代大学生的整体状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二、主体性乏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困境
(一)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未得到切实扭转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较为狭窄
(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体系尚待完善
(四) 主体的主体性素质有待提高
(五)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性发挥不足
三、五措并举强化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一) 转变思想观念
(二) 开拓新的路径
(三) 完善评估体系
(四) 提升主体的主体性素质
(五) 优化实施过程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自我教育[J]. 张红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31)
[2]论大学生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J]. 骆郁廷,邓纯余.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09)
[3]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与实践[J]. 刘桂芬. 思想教育研究. 2010(07)
[4]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及其主体性的思考[J]. 倪新兵,刘争先.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06)
[5]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历史生成[J]. 杨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11)
[6]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J]. 刘新跃,周亚东.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08)
[7]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超越[J]. 王忠桥,张宏. 思想教育研究. 2008(06)
[8]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J]. 郭长伟.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7(06)
[9]把主体性教育理念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 刘素杰,盖海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04)
[10]关于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 谢文平,陆书建.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本文编号:30038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003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