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学分制比较研究及对我国学分制模式选择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02-20 04:37
在自由教育思想和市场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学分制,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和方向。然而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环境有着自己的特色,作为与经济紧密挂钩的教学管理制度,不能简单照搬国外学分制模式,必须全面深入地对学分制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学分制模式。本研究选取了学分制模式比较典型的美国和日本,把中美日三国的学分制进行了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美国是最早采用学分制,也是实施学分制最充分的国家。其高校主要是采用完全学分制,这种学分制模式以学生的高度自主凸显优越性。日本高校采用的是学年学分制,这种学分制既规定在校学习年限,又规定毕业的最低学分数,体现中央教育行政部门的严格管理。而我国的教育从隋唐开始就体现了学分制思想,目前也有着各种不同风格的学分制模式,给进一步实施和改革学分制积累了宝贵经验,但还没有形成能体现中国特色的典型模式。本研究从学分制在我国高校实施的可行性和不利因素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高校可以而且必须要采用学分制进行现代教育体制改革。根据国外及我国高校学分制实施的经验,弹性学分制这一模式是针对我国高校学分制现状提出的一种改革思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比较理想的学分...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选题依据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2 概念界定
2.1 学分制
2.2 学年制
2.3 学分制与学年制的区别
3 主要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
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中美日高等院校学分制比较研究
1 中外学分制溯源
1.1 西方高校学分制起源
1.2 中国古代学分制思想
2 美日高校学分制概况
2.1 美国高校学分制概况
2.2 日本高校学分制概况
3 我国学分制概况
3.1 近代学分制概况
3.2 新中国学分制概况
3.3 现代学分制概况
4 中美日高校学分制的比较分析
4.1 中美日高校学分制的特点比较
4.2 我国高校现行学分制的特点分析
第三章 美日对我国学分制模式选择的启示
1 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必要性
1.2 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可行性
2 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不利因素和挑战
2.1 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存在的不利因素
2.2 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面临的主要挑战
3 适宜我国高校学分制的模式选择
3.1 弹性学分制的基本内涵
3.2 弹性学分制实施背景分析
3.3 弹性学分制的适用范围
第四章 弹性学分制模式构建与应用
1 弹性学分制的实施原则
1.1 科学性原则
1.2 整体配套原则
1.3 渐进性和连续性原则
1.4 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
1.5 教育性原则
2 弹性学分制的实现模式的构建
2.1 外部实现环境
2.2 内部实现环境
3 弹性学分制的管理模式的构建
3.1 弹性学分制下的学籍管理
3.2 弹性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
3.3 弹性学分制下的课程教学管理
3.4 弹性学分制下的学生管理
3.5 弹性学分制下的后勤服务管理
4 弹性学分制的操作模式的构建
4.1 弹性学分制下的学校选择
4.2 弹性学分制下的专业选择
4.3 弹性学分制下的课程设置与选课办法
4.4 弹性学分制下的教师选择
4.5 弹性学分制下的学习方式选择
4.6 弹性学分制下的学习时间选择与学习进度安排
4.7 弹性学分制下的毕业与结业条件
5 弹性学分制的教学质量监控
5.1 弹性学分制的教学质量监控难点
5.2 弹性学分制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5.3 弹性学分制的教学质量监控对策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042234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选题依据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2 概念界定
2.1 学分制
2.2 学年制
2.3 学分制与学年制的区别
3 主要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
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中美日高等院校学分制比较研究
1 中外学分制溯源
1.1 西方高校学分制起源
1.2 中国古代学分制思想
2 美日高校学分制概况
2.1 美国高校学分制概况
2.2 日本高校学分制概况
3 我国学分制概况
3.1 近代学分制概况
3.2 新中国学分制概况
3.3 现代学分制概况
4 中美日高校学分制的比较分析
4.1 中美日高校学分制的特点比较
4.2 我国高校现行学分制的特点分析
第三章 美日对我国学分制模式选择的启示
1 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必要性
1.2 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可行性
2 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不利因素和挑战
2.1 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存在的不利因素
2.2 我国高校实行学分制面临的主要挑战
3 适宜我国高校学分制的模式选择
3.1 弹性学分制的基本内涵
3.2 弹性学分制实施背景分析
3.3 弹性学分制的适用范围
第四章 弹性学分制模式构建与应用
1 弹性学分制的实施原则
1.1 科学性原则
1.2 整体配套原则
1.3 渐进性和连续性原则
1.4 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
1.5 教育性原则
2 弹性学分制的实现模式的构建
2.1 外部实现环境
2.2 内部实现环境
3 弹性学分制的管理模式的构建
3.1 弹性学分制下的学籍管理
3.2 弹性学分制下的教务管理
3.3 弹性学分制下的课程教学管理
3.4 弹性学分制下的学生管理
3.5 弹性学分制下的后勤服务管理
4 弹性学分制的操作模式的构建
4.1 弹性学分制下的学校选择
4.2 弹性学分制下的专业选择
4.3 弹性学分制下的课程设置与选课办法
4.4 弹性学分制下的教师选择
4.5 弹性学分制下的学习方式选择
4.6 弹性学分制下的学习时间选择与学习进度安排
4.7 弹性学分制下的毕业与结业条件
5 弹性学分制的教学质量监控
5.1 弹性学分制的教学质量监控难点
5.2 弹性学分制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5.3 弹性学分制的教学质量监控对策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042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042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