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7 04:40
  随着高校毕业生“统分统配”的刚性就业政策向着由国家给出指导性方针政策即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的转变,高校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也就提到了日益重要的位置,因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就业形式上的变化,更多的是心理和观念上的冲击。 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一直以来,我们以为它只是对大学生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教会他们如何去找寻工作,训练必要的职业技能,从而使大学生能在毕业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而事实一再证明,即使有些同学在此基础上获得了常人普遍认为的“好”工作,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却并不如人意,茫然、浮躁等困扰着他们。这其实反映出我们现行的择业观教育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择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高校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择业观教育不能再用固定的眼光看待大学生的择业行为,表现为教育指向特定职业的安置型、问题型的层面上,而应该有意识地发展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能力,使他们在此基础上形成明确的自我意识、实现积极有效地职业选择、获得自我责任感并进而转化为职业选择的力量、决定的力量和行动的力量。本文构建的择业观教育系统是以...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 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内涵
    (一) 大学生择业观的涵义
    (二) 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内涵
二、 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依据及必要性
    (一) 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发展现状及误区分析
    (二) 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依据
    (三) 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必要性
三、 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 职业预备期的教育内容
    (二) 职业选择期的教育内容
    (三) 职业适应期的教育内容
四、 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主要原则及途径
    (一) 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主要原则
    (二) 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主要途径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 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在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袁贵仁.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3(Z1)
[2]从深层次新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与亚洲开发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对话之二[J]. 吕东伟.  中国高等教育. 2003(Z1)
[3]从就业后的职业问题看在校生的职业指导[J]. 何晓红,白玲.  教育与职业. 2003(01)
[4]北京大学生职业意向和职业训练状况调查[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2(09)
[5]重视和妥善解决人才流失问题[J]. 崔亚平.  党政干部学刊. 2002(08)
[6]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J]. 杨秀红.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01(03)
[7]德、法两国教育体制及就业机制考察与分析——赴德国、法国考察报告(一)[J]. 杨波.  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1(02)
[8]用人市场对大学毕业生质量评价的调查与分析[J]. 戴洁,张辉,陈盼,彭剑波.  青年研究. 2001(05)
[9]从大学生择业观看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紧迫性[J]. 谢斌,邓凡艳.  航海教育研究. 2001(01)
[10]在国际人才竞争中我国应采取的对策[J]. 潘国刚.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1)



本文编号:30537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0537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0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