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
发布时间:2021-04-24 19:02
维护国家安全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肩负的重要使命,是国家追求的最高战略目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家安全面临的局势错综复杂,一方面,传统的军事安全、政治安全仍然严峻;另一方面,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日益突出,日益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交织在一起,使得各国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变得更加复杂和艰巨。为此,国家采取了各种手段和活动来保障国家安全。但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在当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教育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软手段”,在维护国家安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将侧重从教育的层面来分析国家安全的维护问题,并积极寻求国家安全的教育对策。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同时也是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目标。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成败。大学时代还是一个人知识增长和积累的黄金时代,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国家安全意识养成的最重要的时期。因此对大学生实施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构筑牢不可破的精神长城...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概况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三、本文的结构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家安全教育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一、“安全”、“国家安全”的概念界定
二、从“传统安全”到“非传统安全”的演变
三、国家安全教育的概念界定
第二章 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一) 加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国家安全政策和法规,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二) 加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可以培育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自觉投身国家经济建设
(三) 国家安全教育能积极调适大学生心理及情绪,对稳定社会起重要作用
二、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具有紧迫性
(一) 全球化:当代国家安全的背景
(二) 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
(三) 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国家安全意识的现状
第三章 我国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现状
一、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取得的成绩
(一) 高校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方针,不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
(二) 国家安全教育从无到有,从教学内容到实践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三) 多渠道、全方位的国家安全教育格局正在形成之中
二、当前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国家安全教育的地位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 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形式比较单调,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与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成人国家安全教育不能完全衔接到位
三、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尚未完全把国家安全教育纳入高校德育具体规划中
(二) 尚未健全“国家安全教育”法规,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
(三) 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工作队伍自身建设不足
第四章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体系建构
一、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目标
(一) 国家安全教育的目标概述
(二) 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目标
二、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
(一) 国家安全理论知识教育
(二) 国家安全形势与政策教育
(三) 国防教育
(四) 网络安全教育
(五) 国家安全法制教育
(六) 心理健康教育
(七) 危机意识教育
(八) 民族精神教育
三、国家安全教育的途径
(一) 课堂教学
(二) 军事训练
(三)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四) 大众传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安全新观念与高等教育应对——兼论高校国防教育[J]. 林东旭.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6(02)
[2]“认同危机”与国家安全——评亨廷顿《我们是谁?》[J]. 余潇枫.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6(01)
[3]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家安全意识[J]. 王丽霞.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4]构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独立体系的背景分析[J]. 边和平,闫淑楠.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11)
[5]战略视野中的文化建构与国家安全[J]. 张斌. 社会科学战线. 2005(06)
[6]对国防教育网络化的认识[J]. 崔岐恩,张晓霞,张正明. 国防. 2005(11)
[7]文化认同与国家安全初探[J]. 樊志彪. 太平洋学报. 2005(09)
[8]对新时期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思考[J]. 林喜庆.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9]经济全球化对国家安全的冲击及对策[J]. 叶春涛,李银涛.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2)
[10]《国家安全法》与高校国家安全工作[J]. 刘家增,张聿成,赵巍,廉大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本文编号:3157903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概况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三、本文的结构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家安全教育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一、“安全”、“国家安全”的概念界定
二、从“传统安全”到“非传统安全”的演变
三、国家安全教育的概念界定
第二章 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一) 加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国家安全政策和法规,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二) 加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可以培育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自觉投身国家经济建设
(三) 国家安全教育能积极调适大学生心理及情绪,对稳定社会起重要作用
二、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具有紧迫性
(一) 全球化:当代国家安全的背景
(二) 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
(三) 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国家安全意识的现状
第三章 我国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现状
一、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取得的成绩
(一) 高校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方针,不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
(二) 国家安全教育从无到有,从教学内容到实践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三) 多渠道、全方位的国家安全教育格局正在形成之中
二、当前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国家安全教育的地位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 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形式比较单调,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与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成人国家安全教育不能完全衔接到位
三、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尚未完全把国家安全教育纳入高校德育具体规划中
(二) 尚未健全“国家安全教育”法规,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
(三) 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工作队伍自身建设不足
第四章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体系建构
一、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目标
(一) 国家安全教育的目标概述
(二) 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目标
二、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
(一) 国家安全理论知识教育
(二) 国家安全形势与政策教育
(三) 国防教育
(四) 网络安全教育
(五) 国家安全法制教育
(六) 心理健康教育
(七) 危机意识教育
(八) 民族精神教育
三、国家安全教育的途径
(一) 课堂教学
(二) 军事训练
(三)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四) 大众传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安全新观念与高等教育应对——兼论高校国防教育[J]. 林东旭.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6(02)
[2]“认同危机”与国家安全——评亨廷顿《我们是谁?》[J]. 余潇枫.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6(01)
[3]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家安全意识[J]. 王丽霞.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4]构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独立体系的背景分析[J]. 边和平,闫淑楠.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11)
[5]战略视野中的文化建构与国家安全[J]. 张斌. 社会科学战线. 2005(06)
[6]对国防教育网络化的认识[J]. 崔岐恩,张晓霞,张正明. 国防. 2005(11)
[7]文化认同与国家安全初探[J]. 樊志彪. 太平洋学报. 2005(09)
[8]对新时期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思考[J]. 林喜庆.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9]经济全球化对国家安全的冲击及对策[J]. 叶春涛,李银涛.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2)
[10]《国家安全法》与高校国家安全工作[J]. 刘家增,张聿成,赵巍,廉大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本文编号:3157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157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