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违纪处分程序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研究 ——对宁波市若干高校的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08 14:37
随着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贯彻实施,高校纷纷依据该政策的精神和要求,修订、完善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取消了以往若干法律依据不明确或行为特征不确定的处分规定,确立了学生权益救济等制度。那么改进后的违纪处分制度及其运作效果究竟如何?以宁波若干高校为例,自建立学生申诉制度以来,高校学生申诉案件层出不穷,而且学生胜诉案件所占的比例很大。在为学生权益得到维护而庆幸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既然学生违纪处分制度改进了,为什么仍然有这么多起侵犯学生权益的事件发生?为什么非得逼到申诉环节,学生的权益才能得到维护?学生权益能否在处分之前得到尊重?究竟是制度本身还是实施程序出了问题呢?显然这些问题对于高校校内管理与正义精神的提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论文的实证基础来自笔者的工作经历与实践思考。笔者在宁波大学从事学生违纪处理工作已近4年,几乎每年参加校内学生管理制度的评估与修订,积累了不少(前期研究的)案例与处置分析资料,并期望着能够进行一番系统的理论思考。本研究主要采用大样本问卷调查法、访谈咨询法和个案法,辅以理论与政策文献的支持,相互验证,力求定量与定性方法结合起来,既保持传统实证研究的风格,又希望使...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本研究的背景陈述
(一) 学生权益、法制意识增强对教育管理构成的挑战
(二) 处分程序存在的现实问题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
(一) 国外研究和实践情况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的思路
(二) 研究的方法
四、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 研究的目标
(二) 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学生处分程序问题的实证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工具的设计
二、学生违纪处分程序的现状分析
(一) 宁波各高校违纪处分现行程序综述
(二) 尚未建立学生处分听证制度
(三) 未建立学生处分解除制度
三、被调查学校实行现行程序的问题
(一) 处分过程不够严密,尚缺少公开听证、调解复核等环节
(二) 不少人员不注重程序化管理,反感申辨和陈述制度的存在
(三) 部分管理人员对学生申诉制度有曲解
(四) 处分后续教育制度的“缺失”,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激励
四、被调查学校实行现行程序的效果
(一) 学生申诉案件增加
(二) 受处分学生的个人发展受到限制
(三) “不注重程序管理”影响行政效率
五、对上述调查与访谈的总结与思考
第三章 学生处分程序与执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重实体、轻程序”法制传统观念的影响
二、处分目的“工具化”倾向
三、“规制思想”的惯性以及学校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具有科层行政组织的特点
四、某些管理人员缺乏法制思维,对具体的技术、处理程序不熟悉
第四章 学生违纪处分程序改进对策研究
一、制度程序的建立
(一) 推行高校学生违纪事务调解制度
(二) 试点推广违纪处分听证制度,增设处分复核环节
(三) 建立系统的处分后续教育制度
(四) 建立学生处分解除制度
二、进一步完善学生救济制度
三、制度保证和管理人员素质建设
(一) 推进教育程序法发展
(二) 提高学生管理者的民主法治意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校领导及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二: 学生调查问卷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层制与高校的管理体制[J]. 张晓梅. 发展研究. 2007(01)
[2]大学生违纪后教育管理初探[J]. 吕红征,魏恒荣,戴叶. 现代企业教育. 2006(21)
[3]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有效运行[J]. 张小芳,邢学亮. 当代青年研究. 2006(04)
[4]中美高校学生违纪处分程序制度比较研究[J]. 蒋后强,刘志强. 比较教育研究. 2006(03)
[5]高校学生违纪处分的实践与思考[J]. 杨铁成,吴杰,张雅丽.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5(04)
[6]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工作[J]. 史为恒.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5(05)
[7]试论高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J]. 吴少华.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5(05)
[8]大学生的权利及其实现[J]. 杨咏梅. 教育发展研究. 2005(17)
[9]建立高校学生处分听证制度必要性探析[J]. 谢继存.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5(05)
[10]听证制度探析[J]. 贾霄燕,荣冀川.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04)
硕士论文
[1]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听证制度的构建研究[D]. 李娟.西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75511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本研究的背景陈述
(一) 学生权益、法制意识增强对教育管理构成的挑战
(二) 处分程序存在的现实问题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
(一) 国外研究和实践情况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的思路
(二) 研究的方法
四、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 研究的目标
(二) 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学生处分程序问题的实证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工具的设计
二、学生违纪处分程序的现状分析
(一) 宁波各高校违纪处分现行程序综述
(二) 尚未建立学生处分听证制度
(三) 未建立学生处分解除制度
三、被调查学校实行现行程序的问题
(一) 处分过程不够严密,尚缺少公开听证、调解复核等环节
(二) 不少人员不注重程序化管理,反感申辨和陈述制度的存在
(三) 部分管理人员对学生申诉制度有曲解
(四) 处分后续教育制度的“缺失”,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激励
四、被调查学校实行现行程序的效果
(一) 学生申诉案件增加
(二) 受处分学生的个人发展受到限制
(三) “不注重程序管理”影响行政效率
五、对上述调查与访谈的总结与思考
第三章 学生处分程序与执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重实体、轻程序”法制传统观念的影响
二、处分目的“工具化”倾向
三、“规制思想”的惯性以及学校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具有科层行政组织的特点
四、某些管理人员缺乏法制思维,对具体的技术、处理程序不熟悉
第四章 学生违纪处分程序改进对策研究
一、制度程序的建立
(一) 推行高校学生违纪事务调解制度
(二) 试点推广违纪处分听证制度,增设处分复核环节
(三) 建立系统的处分后续教育制度
(四) 建立学生处分解除制度
二、进一步完善学生救济制度
三、制度保证和管理人员素质建设
(一) 推进教育程序法发展
(二) 提高学生管理者的民主法治意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校领导及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二: 学生调查问卷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层制与高校的管理体制[J]. 张晓梅. 发展研究. 2007(01)
[2]大学生违纪后教育管理初探[J]. 吕红征,魏恒荣,戴叶. 现代企业教育. 2006(21)
[3]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有效运行[J]. 张小芳,邢学亮. 当代青年研究. 2006(04)
[4]中美高校学生违纪处分程序制度比较研究[J]. 蒋后强,刘志强. 比较教育研究. 2006(03)
[5]高校学生违纪处分的实践与思考[J]. 杨铁成,吴杰,张雅丽.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5(04)
[6]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工作[J]. 史为恒.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5(05)
[7]试论高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J]. 吴少华.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5(05)
[8]大学生的权利及其实现[J]. 杨咏梅. 教育发展研究. 2005(17)
[9]建立高校学生处分听证制度必要性探析[J]. 谢继存.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5(05)
[10]听证制度探析[J]. 贾霄燕,荣冀川.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04)
硕士论文
[1]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听证制度的构建研究[D]. 李娟.西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75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175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