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再生性:高等教育质量观新解

发布时间:2021-05-21 05:11
  质量观问题的研究历来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称其为热点,是因为高等教育本身的追求和预期,以及高等教育各利益方从未停止对高等教育既定目标实现程度的核查,并试图以此来调控高等教育的发展;称其为难点,是因为高等教育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尤以质量困境最为突出。因此,探寻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困境的出路,对于深化人们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和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都是不无裨益的。在梳理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困境,以及高等教育目的与追求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引出重构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同时,通过解析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和描述高等教育质量的应然状态,力图构建基于高等教育目的基础上的再生性高等教育质量观,对后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给予较为充分的论证。再生性质量观鉴自于社会学上的再生产理论和生物学上的再生现象。将其引申至高等教育领域的质量判断,这是由高等教育本身的目的、功能及追求所决定的。基于此,将高等教育的再生性质量观解读为既定质量、超越质量和弹性质量,既尊重了多样性,又考虑了个体差异;既避免了用一成不变的、一刀切的标准武断地判断质量,也充分顾及了因高等教...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方法及思路
    (三) 研究综述
    (四) 高等教育质量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高等教育质量观问题简析
    (一) 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简析
    (二)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观)面临的困境简析
三、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重构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一) 高等教育质量观重构的必要性
    (二) 高等教育质量观重构的可能性
四、再生性: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新解
    (一) 再生性质量观概述
    (二) 再生性质量观的相关分析
五、再生性质量观的现实要求
    (一) 基于再生性质量观的中国高等教育出路分析
    (二) 基于再生性质量观的低代价高等教育增长论
六、再生性质量观的实践意义
    (一) 再生性质量观的可行性
    (二) 再生性质量观的实践意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教师发展与教育质量提升——在第四届高等教育质量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J]. 潘懋元.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1)
[2]论高等教育再生性质量观的实践意义[J]. 钱军平,安心.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6)
[3]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J]. 胡弼成.  教育研究. 2006(11)
[4]试论高等教育的再生性质量观[J]. 钱军平,安心.  江苏高教. 2006(05)
[5]关于高教质量与教育观念转变的思考[J]. 彭十一.  职业教育研究. 2006(07)
[6]合理规模基础上的高等教育增长[J]. 钱军平.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7]人的终结和教育目的:后现代主义的现代意蕴[J]. 曹永国,韩绮君.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6(01)
[8]略论高等教育目的[J]. 朱平.  当代教育论坛. 2006(03)
[9]高等教育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实证研究[J]. 胡子祥.  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1)
[10]树立适应性的高等教育质量观[J]. 杨德广.  人才开发. 2006(01)

博士论文
[1]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 韩映雄.华东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 韦洪涛.苏州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199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199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2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