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
发布时间:2021-05-26 12:37
随着全球性知识经济的日渐成熟,可以预见新世纪的发展速度将是前所未有的。发展的根本在于创造。纵观上下五千年的人类发展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人类的创造史。人类文明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在推陈出新的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中实现的。21世纪中华民族将完成伟大的复兴,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没有创新的一代是不能想象的。遵照胡总书记指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奋发努力、扎实苦干,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包括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涉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创造性人格以及协作精神,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和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除了学校的作用外,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也显得尤为重要。 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对大学生当前的现状有正确的认识,找出创造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主要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几个方面入手,重点是改变传统“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改变观念,把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平台,构建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一、大学生创造能力的概念及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的意义
(一) 创造能力的概念
(二) 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的意义
二、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一)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四) 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五) 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三、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 当前大学生在创造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知、行”差距
(二) 家庭教育环境分析
(三) 当前各高校都意识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在教育机制、物质投入等方面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四) 大学生对各种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五) 社会上对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还停留在口头上,没有提供更多有利于大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平台
四、制约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一) 学校教育
(二) 家庭教育
(三) 社会环境
(四) 学生个人因素
五、提高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对策、措施
(一) 提高教师的素质
(二) 转变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精神
(三) 改革当前的教育体系,特别是评价体系
(四) 创设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宽松环境
(五) 保护和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内部动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206391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一、大学生创造能力的概念及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的意义
(一) 创造能力的概念
(二) 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的意义
二、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一)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四) 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五) 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三、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 当前大学生在创造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知、行”差距
(二) 家庭教育环境分析
(三) 当前各高校都意识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在教育机制、物质投入等方面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四) 大学生对各种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五) 社会上对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还停留在口头上,没有提供更多有利于大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平台
四、制约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一) 学校教育
(二) 家庭教育
(三) 社会环境
(四) 学生个人因素
五、提高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对策、措施
(一) 提高教师的素质
(二) 转变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精神
(三) 改革当前的教育体系,特别是评价体系
(四) 创设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宽松环境
(五) 保护和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内部动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206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206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