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7 17:35
我国高等学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高等学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论述了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该《意见》立意高远,总揽全局,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和操作性,是新形势下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献。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须研究大学生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真正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作为心理学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其研究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集中反映在教学情景中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心理学理论应用的研究》将在研究如何把教育心理学理论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以提高其实效性,作进一步探讨...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文献综述
前言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必要性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心理学的关系
1. 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涵义
2. 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涵义
3.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心理学的辩证关系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依据
1. 理论依据
2. 实践依据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意义
1. 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
2. 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
3. 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4.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5.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心理品质修养的自觉性
二、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计划阶段的运用
(一) 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确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目标
(二) 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确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原则
1. 方向性原则
2. 民主原则
3. 主体原则
4. 示范原则
5. 激励原则
(三) 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确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内容
三、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施阶段的运用
(一) 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1. 运用教育心理学需要理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性
2. 运用教育心理学个性特征理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3. 运用教育心理学气质理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
4. 运用教育心理学性格理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
5. 运用教育心理学情感理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如险
(二) 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增强“两课”的实效性
1. 激发学生求知需要,这是进行“两课”学习的首要条件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进行有“两课”学习的保证
3. 改进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4. 注重奖励,适度惩罚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心理咨询工作
1. 遵循心理咨询原则
2. 转变认识观念
3. 完善内容、方法体系
四、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估阶段的运用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评估的意义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评估的标准
1. 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评估的客观标准
2. 是否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评估的重要标准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评估的内容
(四)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评估的方式
1. 社会评估
2. 自我评估
3. 学生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规律[J]. 冯颖. 思想教育研究. 2004(02)
[2]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条件[J]. 马运军,刘春田. 党政干部论坛. 2004(01)
[3]论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J]. 周雪惠.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01)
[4]关于心理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J]. 张大均,陈丽.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4)
[5]论高校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J]. 张文凯.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1)
[6]论情感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 陈蓉. 娄底师专学报. 2003(01)
[7]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 马奇柯.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02)
[8]论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J]. 戴艳君,李为君. 求实. 2002(02)
[9]论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及对策[J]. 陈庆春. 政法论丛. 1998(03)
本文编号:3288630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文献综述
前言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必要性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心理学的关系
1. 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涵义
2. 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涵义
3.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心理学的辩证关系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依据
1. 理论依据
2. 实践依据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意义
1. 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
2. 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
3. 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4.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5.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心理品质修养的自觉性
二、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计划阶段的运用
(一) 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确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目标
(二) 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确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原则
1. 方向性原则
2. 民主原则
3. 主体原则
4. 示范原则
5. 激励原则
(三) 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确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内容
三、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施阶段的运用
(一) 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1. 运用教育心理学需要理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性
2. 运用教育心理学个性特征理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3. 运用教育心理学气质理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
4. 运用教育心理学性格理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
5. 运用教育心理学情感理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如险
(二) 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增强“两课”的实效性
1. 激发学生求知需要,这是进行“两课”学习的首要条件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进行有“两课”学习的保证
3. 改进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4. 注重奖励,适度惩罚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心理咨询工作
1. 遵循心理咨询原则
2. 转变认识观念
3. 完善内容、方法体系
四、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估阶段的运用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评估的意义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评估的标准
1. 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评估的客观标准
2. 是否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评估的重要标准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评估的内容
(四)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评估的方式
1. 社会评估
2. 自我评估
3. 学生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规律[J]. 冯颖. 思想教育研究. 2004(02)
[2]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条件[J]. 马运军,刘春田. 党政干部论坛. 2004(01)
[3]论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J]. 周雪惠.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01)
[4]关于心理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J]. 张大均,陈丽.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4)
[5]论高校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J]. 张文凯.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1)
[6]论情感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 陈蓉. 娄底师专学报. 2003(01)
[7]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 马奇柯.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02)
[8]论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J]. 戴艳君,李为君. 求实. 2002(02)
[9]论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及对策[J]. 陈庆春. 政法论丛. 1998(03)
本文编号:3288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288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