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1 13:43
随着电子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逐步普及,手机媒体以其强势的传播能力,渗透到了高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手机媒体具有即时性、互动性、便捷性、增殖性和融合性的信息传播特征,深受大学生喜爱。然而手机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犹如一把双刃剑,不健康的手机信息削弱了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效果,非主流意识形态信息对大学生的政治观教育也带来了冲击。但是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手机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能提高师生的亲和力,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而且能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必须适应手机媒体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占领手机媒体传播阵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仍然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意识,运用现代载体的技术和能力也比较欠缺。手机媒体完全具备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条件,国家历来也很重视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了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必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手机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识和技能,并激励他们利用手机媒体的...
【文章来源】: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手机媒体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第一节 手机媒体概述
一、不同研究视角对手机媒体的定义
二、手机媒体的主要功能和特征
第二节 手机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手机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二、手机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响
第二章 手机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含义、类型和本质特征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含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类型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 当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载体运用上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手机媒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手机媒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必要性
二、手机媒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行性
第三章 以手机媒体为载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思考
第一节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手机载体的意识和能力
一、手机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权威提出挑战
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觉运用手机载体的意识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手机载体开展思想工作的能力
第二节 运用手机载体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灌输
一、利用手机载体灌输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优势
二、利用手机载体灌输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利用手机载体灌输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途径
第三节 引导高校学生利用手机载体开展自我教育
一、培养高校学生的媒介素质,增强学生使用手机载体的能力
二、引导高校学生利用手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学习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J]. 赵安民,霍瑞. 东南传播. 2012(02)
[2]微博:网络时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J]. 刘键政.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1)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QQ空间探究[J]. 齐尚晓,孙丽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4]手机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中的路径探析[J]. 张玉鹏,孟跃.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05)
[5]体育手机报发展策略研究[J]. 邹英,王晓晨.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03)
[6]手机媒介互动性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维护的效用分析[J]. 王欢,祝阳.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7]科学把握非主流意识形态[J]. 李春耕. 思想理论教育. 2010(21)
[8]QQ: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利弊分析[J]. 郑志发,柳娟娟.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9]政府信息发布的时效性研究——以手机媒体为载体[J]. 张静,王欢.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10]手机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 徐兴,赵芸.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09(04)
硕士论文
[1]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桂卫林.中央民族大学 2011
[2]3G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D]. 杜亮.山东大学 2010
[3]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研究[D]. 许明明.大连理工大学 2007
[4]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严华.湖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15630
【文章来源】: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手机媒体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第一节 手机媒体概述
一、不同研究视角对手机媒体的定义
二、手机媒体的主要功能和特征
第二节 手机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手机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二、手机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响
第二章 手机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含义、类型和本质特征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含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类型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 当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载体运用上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手机媒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手机媒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必要性
二、手机媒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行性
第三章 以手机媒体为载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思考
第一节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手机载体的意识和能力
一、手机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权威提出挑战
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觉运用手机载体的意识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手机载体开展思想工作的能力
第二节 运用手机载体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灌输
一、利用手机载体灌输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优势
二、利用手机载体灌输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利用手机载体灌输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途径
第三节 引导高校学生利用手机载体开展自我教育
一、培养高校学生的媒介素质,增强学生使用手机载体的能力
二、引导高校学生利用手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学习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J]. 赵安民,霍瑞. 东南传播. 2012(02)
[2]微博:网络时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J]. 刘键政.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1)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QQ空间探究[J]. 齐尚晓,孙丽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4]手机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中的路径探析[J]. 张玉鹏,孟跃.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05)
[5]体育手机报发展策略研究[J]. 邹英,王晓晨.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03)
[6]手机媒介互动性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维护的效用分析[J]. 王欢,祝阳.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7]科学把握非主流意识形态[J]. 李春耕. 思想理论教育. 2010(21)
[8]QQ: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利弊分析[J]. 郑志发,柳娟娟.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9]政府信息发布的时效性研究——以手机媒体为载体[J]. 张静,王欢.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10]手机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 徐兴,赵芸.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09(04)
硕士论文
[1]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桂卫林.中央民族大学 2011
[2]3G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D]. 杜亮.山东大学 2010
[3]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研究[D]. 许明明.大连理工大学 2007
[4]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严华.湖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15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315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