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效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3 20:38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出台针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其后几经调整,到2004年实施了“新政策”。新、老政策执行的实践总体上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其执行效力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公共政策执行的有关理论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的成效与问题。论文研究了影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效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政策本身、主体、客体、环境等因素。从政策本身来看,政策体系不完善,政策内容及执行过程对政策执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政策条件一定的前提下,政策执行主体或称执行机构和执行人员的因素对政策执行也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政策客体也就是目标群体对政策执行效力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环境因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及其综合影响,情况不可一概而论,要形成正向合力,防止负向合力。提高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效力,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有进一步的改进。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体系,降减政策缺损性而导致的执行效力流失;改革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体制,提高运作效率与效果;依法明确政府对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责任,增强政策刚性;调动银行与高等学校的积极性,健全银行和学校责任约束与成本风险化解机制;加强道...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 研究现状综述
    (三)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二、关于政策执行的一般理论
    (一) 主要概念的界定
    (二)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及模型简介
三、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效力的成效与问题
    (一)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执行成效
    (二) 执行效力客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效力的影响因素
    (一) 政策本身的因素
    (二) 主体因素(执行机构)
    (三) 客体因素(目标群体)
    (四) 环境因素
五、进一步提高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效力的对策
    (一)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体系降减政策缺陷导致的执行效力流失
    (二) 改革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体制提高运作效率与效果
    (三) 依法明确政府对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责任增强政策刚性
    (四) 调动银校积极性健全银校责任约束与成本风险化解机制
    (五) 加强道德建设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策执行研究三十年回顾——缘起、线索、途径和模型[J]. 曹堂哲.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5(03)
[2]论国家助学贷款中银行利益的保障方式[J]. 陈浩,沈红.  江苏高教. 2005(01)
[3]学生贷款偿还负担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实证研究[J]. 沈华,沈红,黄维.  比较教育研究. 2004(10)
[4]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学分析[J]. 戚谢美,管晓怡.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4)
[5]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伦理分析[J]. 蒋一之.  江苏高教. 2004(04)
[6]制度分析与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反思[J]. 杨克瑞.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02)
[7]话语运动与议题建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议程设置分析[J]. 濮岚澜,陈学飞.  高等教育研究. 2004(02)
[8]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与创新[J]. 程建胜,刘向耘.  上海金融. 2003(12)
[9]中国助学贷款的制度设计与选择[J]. 黄儒靖.  经济问题探索. 2003(10)
[10]中国高校助学贷款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J]. 乔锦忠.  教育与经济. 2003(03)



本文编号:3358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358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6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