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互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3 05:42
作为社会最具影响力的公共活动之一的奥林匹克运动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它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是教育,教育与奥林匹克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奥林匹克运动最主要表现形式的奥运会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奥运会所秉承的奥林匹克思想,是人类理想的光辉典范,它对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更为直接、深刻。中国高等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前沿,作为中国教育事业重要部分的高等教育必将从奥林匹克运动中汲取有益的养分,而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学者大多侧重于教育对奥运会的影响研究,对有关奥运会对教育影响的研究则明显不足,关于奥运会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研究更为欠缺,而系统全面的从二者的互动关系方面进行研究的文献尚未检索到。为此,本研究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我国高等教育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我国高等教育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2008年奥运会能加...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可知,专家们认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当前市利益驱动及支配下,社会上金钱至上的观念盛行,与道德教育宗旨存在矛,使学生思想道德出现滑坡。而高校进行德育的手段、方法较单一,高等校的德育工作一直很难开展。以至于高等教育中出现很多让人想象不到的题。奥林匹克运动是一种最广泛的教育运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公平、公正、平、友谊精神能给大学生以启迪,教育大学生为建立一个和平、民主、文的和谐社会而努力。奥林匹克运动能够让大学生通过奥运会这种实实在在教材,通过亲身的体验或所见、所闻、所感培养他们的思想品质、道德意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高尚的品质。每一届奥运会从开幕式到闭幕式,一个环节都能给大学生以深刻的教育。在开幕式上,当看到中国奥运军团持五星红旗,会激起人们无比的自豪感,从而激发爱国热情。设计学生问调查表从激发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培养集体主义感、培养团队精、培养道德品质几个方面,调查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我国召开,对提高学生的德育作用。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起因的哲学审视[J]. 董传升,徐向东. 中国体育科技. 2004(01)
[2]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J]. 郭怡,阮可. 浙江体育科学. 2003(05)
[3]奥运环境下校园人文体育教育的若干思考[J]. 张必斌,徐军,毛珊珊. 浙江体育科学. 2003(04)
[4]论中国体育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J]. 谢恩杰,高松山.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02)
[5]现代科技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J]. 韩英彪. 福建体育科技. 2003(02)
[6]试析现代奥运会商业化运作的负面效应[J]. 刘俊洁. 浙江体育科学. 2003(02)
[7]奥林匹克文化和教育的多元化趋势[J]. 孙葆丽. 体育文化导刊. 2003(04)
[8]试论中国奥林匹克教育与人的社会化、国际化[J]. 杨明,万晓红,欧阳柳青,杨洁,杨晓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02)
[9]论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J]. 李跃进.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02)
[10]论举办奥运会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J]. 梁蕾,杨意青.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01)
本文编号:3380522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可知,专家们认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当前市利益驱动及支配下,社会上金钱至上的观念盛行,与道德教育宗旨存在矛,使学生思想道德出现滑坡。而高校进行德育的手段、方法较单一,高等校的德育工作一直很难开展。以至于高等教育中出现很多让人想象不到的题。奥林匹克运动是一种最广泛的教育运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公平、公正、平、友谊精神能给大学生以启迪,教育大学生为建立一个和平、民主、文的和谐社会而努力。奥林匹克运动能够让大学生通过奥运会这种实实在在教材,通过亲身的体验或所见、所闻、所感培养他们的思想品质、道德意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高尚的品质。每一届奥运会从开幕式到闭幕式,一个环节都能给大学生以深刻的教育。在开幕式上,当看到中国奥运军团持五星红旗,会激起人们无比的自豪感,从而激发爱国热情。设计学生问调查表从激发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培养集体主义感、培养团队精、培养道德品质几个方面,调查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我国召开,对提高学生的德育作用。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起因的哲学审视[J]. 董传升,徐向东. 中国体育科技. 2004(01)
[2]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J]. 郭怡,阮可. 浙江体育科学. 2003(05)
[3]奥运环境下校园人文体育教育的若干思考[J]. 张必斌,徐军,毛珊珊. 浙江体育科学. 2003(04)
[4]论中国体育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J]. 谢恩杰,高松山.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02)
[5]现代科技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J]. 韩英彪. 福建体育科技. 2003(02)
[6]试析现代奥运会商业化运作的负面效应[J]. 刘俊洁. 浙江体育科学. 2003(02)
[7]奥林匹克文化和教育的多元化趋势[J]. 孙葆丽. 体育文化导刊. 2003(04)
[8]试论中国奥林匹克教育与人的社会化、国际化[J]. 杨明,万晓红,欧阳柳青,杨洁,杨晓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02)
[9]论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J]. 李跃进.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02)
[10]论举办奥运会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J]. 梁蕾,杨意青.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01)
本文编号:33805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380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