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体制下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4 08:41
高等教育作为人才资源开发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导,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继续发展和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的重要途径。准公共物品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政府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主要通过高等教育财政所体现的分配关系和分配活动的基本模式反映。因而,适时调整高等教育财政职能与政策工具,不断推进高等教育财政改革是各国政府不可推卸的重任。虽然各国的经济发展程度、政治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传统各不相同,但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在高等教育财政与管理改革模式上却呈现出相似性,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此背景下,参考、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高等教育财政与管理改革的有益经验,并立足于中国的特殊国情,确立基于公共财政框架下高等教育财政改革的基本框架,对于改进与完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发挥财政资金与政策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的特殊作用,进而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无疑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文章来源】: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及不足
1.3.1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1.3.2 目前研究现状的不足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理论问题研究
2.1 高等教育产品的公共经济学分析
2.2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理论依据
2.2.1 公共产品理论视角的分析
2.2.2 公共选择理论视角的分析
2.2.3 收入分配理论视角的分析
2.2.4 人力资本理论视角的分析
2.3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基本模式
2.3.1 高等教育财政的国家控制模式
2.3.2 高等教育财政的多元模式
2.3.3 高等教育财政的补偿模式
第3章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3.1 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
3.2 印度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
3.3 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启示
第4章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历史及现状分析
4.1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历史回顾
4.1.1 高等教育财政体制
4.1.2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
4.2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2.1 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与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形成尖锐的矛盾
4.2.2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利用效率不高
4.2.3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极不均衡
4.2.4 其他原因
第5 章 优化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政策建议
5.1 完善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格局,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5.2 建立高等教育基金制,提高基金的使用效果
5.3 建立绩效预算管理等模式的体制
5.4 建立规范的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保证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公平..
5.5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教育经费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联邦高等教育财政资助中的价值与利益冲突[J]. 张旺. 高教探索. 2006(04)
[2]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改革的基本思路[J]. 朱锡平,陈英.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03)
[3]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改革研究[J]. 马陆亭.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6(05)
[4]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对入学机会和资源分配公平的促进[J]. 李文利.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02)
[5]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探讨[J]. 王光宇,徐晓辉. 北方经济. 2006(07)
[6]高等教育经费短缺与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改革[J]. 韩莉,李辉. 河南社会科学. 2005(S1)
[7]基于全面小康目标的高等教育投入体制创新[J]. 魏毅,黄维柳,许祥云,李剑富. 高等农业教育. 2005(10)
[8]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教育投入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J]. 钟晓玲.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5(03)
[9]中国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探析[J]. 王敏. 财政研究. 2005(06)
[10]美国高等教育投入体制对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经费来源多样化的启示[J]. 宗占国.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6)
本文编号:3382946
【文章来源】: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及不足
1.3.1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1.3.2 目前研究现状的不足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理论问题研究
2.1 高等教育产品的公共经济学分析
2.2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理论依据
2.2.1 公共产品理论视角的分析
2.2.2 公共选择理论视角的分析
2.2.3 收入分配理论视角的分析
2.2.4 人力资本理论视角的分析
2.3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基本模式
2.3.1 高等教育财政的国家控制模式
2.3.2 高等教育财政的多元模式
2.3.3 高等教育财政的补偿模式
第3章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3.1 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
3.2 印度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
3.3 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启示
第4章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历史及现状分析
4.1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历史回顾
4.1.1 高等教育财政体制
4.1.2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
4.2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2.1 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与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形成尖锐的矛盾
4.2.2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利用效率不高
4.2.3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极不均衡
4.2.4 其他原因
第5 章 优化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政策建议
5.1 完善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格局,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5.2 建立高等教育基金制,提高基金的使用效果
5.3 建立绩效预算管理等模式的体制
5.4 建立规范的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保证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公平..
5.5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教育经费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联邦高等教育财政资助中的价值与利益冲突[J]. 张旺. 高教探索. 2006(04)
[2]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改革的基本思路[J]. 朱锡平,陈英.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03)
[3]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改革研究[J]. 马陆亭.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6(05)
[4]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对入学机会和资源分配公平的促进[J]. 李文利.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02)
[5]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探讨[J]. 王光宇,徐晓辉. 北方经济. 2006(07)
[6]高等教育经费短缺与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改革[J]. 韩莉,李辉. 河南社会科学. 2005(S1)
[7]基于全面小康目标的高等教育投入体制创新[J]. 魏毅,黄维柳,许祥云,李剑富. 高等农业教育. 2005(10)
[8]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教育投入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J]. 钟晓玲.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5(03)
[9]中国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探析[J]. 王敏. 财政研究. 2005(06)
[10]美国高等教育投入体制对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经费来源多样化的启示[J]. 宗占国.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6)
本文编号:3382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382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