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虚拟社交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00:05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虚拟社交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网络社会的崛起对人类交往领域的扩展是空前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基于网络平台而诞生的虚拟社交趋于普遍。当这种交往模式逐渐常态化时,虚拟社交文化也逐渐引起人们对它的重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关注和探究大学生虚拟社交及其而生成的虚拟社交文化,既是面对网络社会发生深刻变革所提出来的重要而紧迫的社会实践问题,也关乎大学生顺利的成长成才。大学生虚拟社交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意指大学生这个交往主体在互联网虚拟平台上因其行动所产生非本能的交往意识、交往观念及交往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关涉到教育、购物、娱乐等方方面面,凭借着其虚拟性、多元性、平等性、开放性等特点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 本文基于文化的理论视角探讨大学生的网络虚拟交往的思想和行为,遵循从理论到实践、由抽象而具体的逻辑线路,主要采用理论思辨与实证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首先对大学生虚拟社交文化的涵义、特征及本质给予多维的理论论证和解析,旨在阐明“什么是大学生虚拟社交文化”;接着较全面阐析了大学生虚拟社交文化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的综合效应,揭示了虚拟社交文化借助行为效仿、自我生存选择、交往实践、文化博弈等方式作用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机理;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最后提出了加强虚拟社交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健康人际交往的措施:即从主体认知引导、学校教育引导、网络技术掌握、学校社会联动四个方面构建教育引导对策,以期合理规范大学生虚拟社交行为,从而引导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虚拟社交 文化 教育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2.1;G645.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导论11-17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 (一) 研究目的11
  • (二) 研究意义11-12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一) 国外研究现状12
  • (二)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三、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13-15
  • (一) 主要研究内容13-14
  • (二) 创新之处14-15
  • 四、 研究方法15-17
  • 第一章 虚拟社交及虚拟社交文化17-27
  • 第一节 虚拟交往:网络时代的生存方式17-19
  • 一、 网络时代的社会交往更迭17-18
  • 二、 虚拟社交异军突起18-19
  • 第二节 文化新格局:虚拟社交文化初探19-27
  • 一、 文化探讨的多重视角19-20
  • 二、 虚拟社交文化的孕育及发展20-23
  • 三、 虚拟社交文化的内核与外延23-25
  • 四、 虚拟社交文化的构成要素25-27
  • 第二章 大学生虚拟社交文化的特征及本质27-39
  • 第一节 大学生虚拟社交文化的表现形式27-32
  • 一、 交往要素的改变27-29
  • 二、 交往过程的变革29-30
  • 三、 话语形态的革新30-32
  • 第二节 大学生虚拟社交文化的形态特征32-35
  • 一、 多元性与主导性共存32-33
  • 二、 矛盾性与兼容性同生33-34
  • 三、 偶然性与依赖性并具34-35
  • 第三节 大学生虚拟社交文化的本质35-39
  • 一、 形成社会认同35-36
  • 二、 满足精神需求36-39
  • 第三章 大学生虚拟社交文化的理论审视与现实观照39-53
  • 第一节 近现代交往理论及其借鉴39-43
  • 一、 近现代交往理论与虚拟交往39-42
  • 二、 各交往理论对本研究的借鉴意义42-43
  • 第二节 大学生虚拟社交文化的现实依据43-53
  • 一、 大学生虚拟社交现状的调查研究43-46
  • 二、 大学生虚拟社交的案例分析46-50
  • 三、 大学生虚拟交往文化的类型50-53
  • 第四章 大学生虚拟社交文化的效应圈53-67
  • 第一节 大学生虚拟社交文化的积极作用53-56
  • 一、 扩大大学生交往范围,拓宽生存领域53
  • 二、 充实大学生交往内容,革新思想体系53-54
  • 三、 丰富大学生交往手段,提升交往能力54-55
  • 四、 强化大学生交往功能,促进自身发展55-56
  • 第二节 大学生虚拟社交文化的消极影响56-58
  • 一、 混淆大学生的交往认知56
  • 二、 扭曲大学生的价值追求56-57
  • 三、 降低大学生的自律能力57
  • 四、 异化大学生的行为方式57-58
  • 第三节 大学生虚拟社交文化的总体效应58-62
  • 一、 虚拟社交文化的“两极”综合效力58-61
  • 二、 虚拟社交与现实交往的互补共长61-62
  • 第四节 大学生虚拟社交文化的作用机理62-67
  • 一、 交往行为的效仿62-63
  • 二、 主体生存的选择63
  • 三、 交往活动的践行63-64
  • 四、 文化博弈的推力64-67
  • 第五章 虚拟社交环境下的教育对策67-77
  • 第一节 推进主流意识建设,坚守正确认识方向67-69
  • 一、 变革“三观”教育,坚守主流方向67-68
  • 二、 加强人格教育,夯实内在基础68
  • 三、 注重意识教育,激发前导作用68-69
  • 第二节 掌握交往行为艺术,发挥学校教育功能69-71
  • 一、 构建教育主体间和谐的交往关系69-70
  • 二、 践行教育主体间互动的交往模式70-71
  • 第三节 占领网络新型阵地,构筑健康虚拟社区71-73
  • 一、 建设校园虚拟社区,搭建德育新平台71-72
  • 二、 完善学校网络安全保障机制72-73
  • 第四节 共建学校社会联动,营造良好交往境域73-77
  • 一、 提升学生社团质量,,改进校园社交氛围73-74
  • 二、 搭建多元实践平台,优化社会交往环境74-77
  • 结语77-79
  • 参考文献79-83
  • 附录83-85
  • 致谢85-8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谋;;论虚拟交往的结构与功能[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赵仁青;;论网络交往主体的异化与重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3 黄胜进;;网络社会交往行为问题的哲学反思[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4 于婷婷;窦光华;;社交网络服务兴起的社会学意义[J];当代传播;2011年06期

5 钱结海;;“虚拟社会”: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应有的场域[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6 杜国岗;;儒家道德对网络交往的几点启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7 张菡;王洋;;谈网络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活动的异化[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李素霞;许婉璞;;网络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马宁;大学生网络交往心理机制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10 李惠;;网络时代下的网络主体及其主体性的解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卢斌;哲学视域下的网络社会交往[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曾玉梅;公民社会与网络社会两种理论路径下网络社会交往的结构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虚拟社交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9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39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b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