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与高校管理变革
发布时间:2021-10-23 10:36
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是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时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进行反思的结果。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不仅需要教育教学的变革,更重要的是高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应快速做出调整,适应并促进创业教育的开展。本文首先探讨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然后围绕其培养目标从高校管理的三个主要方面: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以及校风建设着手,分析其中不利于创业教育实施的因素,并针对问题提出变革的措施。文章最后总结了高校管理变革与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之间的关系。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引言
一、 概念的厘定与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
(一) 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高校创业教育
1、 何谓创业教育
2、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高校创业教育
(二) 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
1、 从就业型人才观向创业型人才观转变的必要性
2、 创业型人才观的确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的前提
二、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和高校教学管理变革
(一) 高校教学管理中阻碍创业教育实施的因素分析
1、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2、 现行学年学分制的局限性
3、 教学质量管理的片面性
(二) 高校教学管理变革: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的关键
1、 改革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
2、 改革学分制,拓宽发展空间
3、 实行全面教学质量管理
三、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和高校学生管理变革
(一) 高校学生管理中不利于创业教育实施的因素分析
1、 “管教性”的学生管理观念不利于大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2、 刚性的学生管理方式使学生缺少个性发展的空间
3、 学生参与管理机会方面的限制
(二) 高校学生管理变革: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的保障
1、 树立主体性学生管理观念
2、 实行弹性学生管理方式
3、 为大学生参与管理提供机会
四、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 高校校园文化中不利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分析
1、 目前校园精神文化中占主流地位的是以保守、求稳等为特征的就业型文化
2、 在各种各样的制度规范中,与创业有关的所占比例甚小
3、 在校园物质设施的建设方面,为创业教育的实施提供的条件还不充分
(二)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的氛围营造
1、 营造一种敢于冒险、富于创新的校园创业氛围
2、 制定与创业型人才培养有关的制度规范,并开展与之相关的文化活动
3、 提供充足的物质环境保证,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创造条件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现代大学教学组织的辅助形式——洛可可沙龙与伦敦咖啡馆的启示[J]. 胡弼成,廖梅. 高等教育研究. 2002(02)
[2]活动课程综合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J]. 陶礼光,刘凤翥. 教育科学研究. 2001(05)
[3]推行弹性学制 拓宽发展空间[J]. 张树芝. 教育与职业. 2001(05)
[4]抓好学科交叉 推动学科建设[J]. 王生洪. 中国高等教育. 2001(Z1)
[5]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的历程[J]. 唐德海,常小勇. 教育研究. 2001(02)
[6]创业文化与中国大学的时代使命[J]. 邓建生. 高等教育研究. 2000(06)
[7]创业在校园[J]. 孙江林,胡菡菡,周健平.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0(11)
[8]创业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课题[J]. 刘德恩. 外国教育资料. 2000(04)
[9]加强创业教育——21世纪的一个重要课题[J]. 蔡克勇.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01)
[10]论创业教育[J]. 梁保国,乐禄祉. 高等教育研究. 1999(06)
本文编号:3453033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引言
一、 概念的厘定与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
(一) 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高校创业教育
1、 何谓创业教育
2、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高校创业教育
(二) 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
1、 从就业型人才观向创业型人才观转变的必要性
2、 创业型人才观的确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的前提
二、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和高校教学管理变革
(一) 高校教学管理中阻碍创业教育实施的因素分析
1、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2、 现行学年学分制的局限性
3、 教学质量管理的片面性
(二) 高校教学管理变革: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的关键
1、 改革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
2、 改革学分制,拓宽发展空间
3、 实行全面教学质量管理
三、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和高校学生管理变革
(一) 高校学生管理中不利于创业教育实施的因素分析
1、 “管教性”的学生管理观念不利于大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2、 刚性的学生管理方式使学生缺少个性发展的空间
3、 学生参与管理机会方面的限制
(二) 高校学生管理变革: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的保障
1、 树立主体性学生管理观念
2、 实行弹性学生管理方式
3、 为大学生参与管理提供机会
四、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 高校校园文化中不利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分析
1、 目前校园精神文化中占主流地位的是以保守、求稳等为特征的就业型文化
2、 在各种各样的制度规范中,与创业有关的所占比例甚小
3、 在校园物质设施的建设方面,为创业教育的实施提供的条件还不充分
(二)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的氛围营造
1、 营造一种敢于冒险、富于创新的校园创业氛围
2、 制定与创业型人才培养有关的制度规范,并开展与之相关的文化活动
3、 提供充足的物质环境保证,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创造条件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现代大学教学组织的辅助形式——洛可可沙龙与伦敦咖啡馆的启示[J]. 胡弼成,廖梅. 高等教育研究. 2002(02)
[2]活动课程综合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J]. 陶礼光,刘凤翥. 教育科学研究. 2001(05)
[3]推行弹性学制 拓宽发展空间[J]. 张树芝. 教育与职业. 2001(05)
[4]抓好学科交叉 推动学科建设[J]. 王生洪. 中国高等教育. 2001(Z1)
[5]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的历程[J]. 唐德海,常小勇. 教育研究. 2001(02)
[6]创业文化与中国大学的时代使命[J]. 邓建生. 高等教育研究. 2000(06)
[7]创业在校园[J]. 孙江林,胡菡菡,周健平.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0(11)
[8]创业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课题[J]. 刘德恩. 外国教育资料. 2000(04)
[9]加强创业教育——21世纪的一个重要课题[J]. 蔡克勇.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01)
[10]论创业教育[J]. 梁保国,乐禄祉. 高等教育研究. 1999(06)
本文编号:3453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453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