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共性与启示——基于美英德日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2-02-18 22:05
  创新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比较美、英、德、日四国高校在交叉学科建设中政策导向、招生方式、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的异同,分析找出四国交叉学科建设中的共性和优势,为探索我国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39(10)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美英德日高校跨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现状
    (一)政策导向
    (二)招生方式
    (三)课程设置与科研训练
    (四)培养方式
三、共性
    (一)体系健全,资金支持力度大
    (二)自主确定入学资格,注重招收优质生源
    (三)课程设置上适应跨学科趋势
    (四)培养方式上更重视联合培养
    (五)组织形式与评价支撑
四、启示
    (一)加大交叉学科资助力度,正视跨学科教育
    (二)改革研究生选拔和培养方案,重组师资队伍
    (三)增设通识课程,更多注重学科交叉融合
    (四)优化学术成果评估体系,完善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英国博士培养中心:背景、成就及其启示[J]. 谢冉,肖建.  现代教育管理. 2017(06)
[2]协同与融合: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双导师制研究[J]. 刘丽艳,秦春生.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 (12)
[3]德国大科学装置运行服务及管理评价机制[J]. 王敬华.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6(10)
[4]英国一流大学博士生培养机制及其启示——基于牛津大学教育学院的经验[J]. 韩萌.  高等教育研究. 2016(08)
[5]科研与实践能力兼顾的跨学科综合培养——剑桥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新路径选择[J]. 饶舒琪.  外国教育研究. 2015(05)
[6]学科融合 研学共生 提升国际竞争力——日本“COE计划”的启动、运作与成效[J]. 陈晓清.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3(05)
[7]从德国博士生院培养模式看创新型交叉学科人才培养[J]. 余同普,银燕,邵福球.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06)
[8]建设国际一流学科,培养复合拔尖人才——多学科交叉矿物加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 胡岳华,宋晓岚,邱冠周,姜涛,刘新星,伍喜庆.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02)
[9]跨学科发展与创新的组织形式——美日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与启示[J]. 张学文.  中国软科学. 2009(02)
[10]基于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 卢建飞,吴太山,吴书光,尹承梅.  中国高教研究. 2006(01)

硕士论文
[1]中美英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的比较研究[D]. 毛慧芳.华中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31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631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3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