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西南联大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2-05-06 21:07
  西南联大是一所在抗日战争初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南迁云南联合而成的当时全国规模最大、成就显著的高等学府。在八年抗战的极端艰苦条件下,不仅在形式上弦歌不辍,而且培养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优秀人才,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本文试图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去解读西南联大人才培养的盛况,西南联大的学者们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坚持学术研究,将研究与教学相结合,营造了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学术文化,并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使得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得以有机的结合,学术研究的教育功能得到了真正的彰显。本论文沿着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展开,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现有的西南联大相关文献做了综述并介绍了西南联大的历史背景及其人才培养成就。第二部分,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对任何一所大学具有普适意义的两个变量——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为之后的例证奠定理论基础。大学的学术研究通过营造大学学术文化、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研究对人才培养产生重要的影响,而这一过程需要有一定的制度设计加以保证。第三部分,深入到西南联大的具体历史情境,从西南联大的学者、学术文化和制度设计三个方面展现西南联大的学术研究对其人才培养所产生...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1.1 问题的提出
    1.2 西南联大研究的现状
        1.2.1 现有研究文献分类
        1.2.2 西南联大的研究情况综述
第2章 西南联大的历史背景及其成就
    2.1 西南联大的历史背景
    2.2 西南联大的人才培养成就
    2.3 西南联大的学术研究成果
第3章 大学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
    3.1 大学为什么要开展学术研究——大学属性使然
    3.2 大学学术研究在高等教育史中地位的变化
    3.3 大学的学术研究对人才培养所产生的影响
        3.3.1 大学的学术文化对人才培养产生的影响
        3.3.2 教师与学生从事研究对人才培养产生的影响
    3.4 大学在促进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发生作用的理念与制度设计
第4章 西南联大的学术研究及对人才培养所产生的影响
    4.1 西南联大学者们的学术研究
        4.1.1 西南联大教师群体的学术水平
        4.1.2 赤诚而热烈的学术追求
        4.1.3 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4.1.4 严谨的治学精神
    4.2 西南联大的学术文化
    4.3 连接西南联大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制度设计
第5章 西南联大学术研究对人才培养的启示
    5.1 将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培养人才
    5.2 尽早让有天赋的学生接触学术研究
    5.3 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4 学术至上,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
    5.5 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时要注重大学的学术性
    5.6 弘扬大学的学术文化与学术精神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教师的生存方式[J]. 刘海峰.  教育研究. 2006(12)
[2]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兼谈美国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J]. 眭依凡.  中国高教研究. 2006(12)
[3]以德立教 德识相长[J]. 浩歌.  中国高等教育. 2006(22)
[4]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J]. 邬大光.  中国高等教育. 2006(19)
[5]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 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J]. 赵沁平.  中国高等教育. 2006(Z3)
[6]关于我国大学科研体制特征及改革的研究[J]. 谢安邦,罗尧成.  教育研究. 2006(03)
[7]李政道: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培养问题[J]. 李政道.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6(01)
[8]谈谈大学之所以为大——兼谈争创一流大学的基本方向[J]. 张翼星.  现代大学教育. 2006(01)
[9]大学学术文化与大学学术生产力[J]. 陈何芳.  高等教育研究. 2005(12)
[10]大学教师与知识分子[J]. 胡金平.  高等教育研究. 2005(10)



本文编号:3651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651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5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