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美国院校研究的性质与功能及其借鉴

发布时间:2024-06-04 22:24
  本研究所要回答的问题是:(1)院校研究是什么,不是什么?它有什么样的功能?(2)院校研究的性质与功能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实现这些功能需要哪些因素作为保证?(3)美国院校研究是否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能否借鉴?我们应该如何借鉴? 围绕上述问题本研究得到的基本结论是:院校研究是在一所高等学校内部进行的,是研究者基于本校情境、针对学校运行中的实际问题所作的分析与咨询研究,是高等学校为改进本校管理决策和运行状况而设定的一个专门实践领域。院校研究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1)提供数据信息服务;(2)提供决策咨询服务。院校研究功能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1)研究本身的方法论基础。即院校研究的有效性。它要求院校研究必须遵循一般科学研究的程式,采取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信息、提供研究报告。(2)“研究”与“决策”相结合的体制保障。即咨询服务的直接性。这取决于“研究者”与“决策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它依赖于一个良好的“组织设计”。美国院校研究的成功实践正是在于这两个方面的因素都得到了较好的保证。而我国既往的类似实践难有作为的“症结”也正在如此。 有鉴于此。为了提高我国高等学...

【文章页数】:16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基础与国内研究进展述评
    第一节 国内外文献的收集过程与途径
        一、 国外文献的搜集过程与获得途径
        二、 国内文献的搜集过程与获得途径
    第二节 国内研究进展与文献述评
        一、 文献回顾与研究进展
        二、 文献综述
        三、 国内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二章 院校研究是什么: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 国内外学者既有定义述略
        一、 国外学者的定义
        二、 跨文化的诠释
        三、 我国学者的认识与看法
    第二节 与定义有关的若干问题分析
        一、 关于“院校研究”(institutional research)术语的语义解读
        二、 院校研究之研究对象问题的澄清
        三、 院校研究与高等教育研究之间的关系分析
    第三节 本研究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一、 概念的性质及本研究概念的界定方法
        二、 院校研究是什么:本研究概念的界定
第三章 美国院校研究发展分析:历史的视角
    第一节 院校研究的起源及其早期形式
        一、 “建校研究”
        二、 “校史研究”
        三、 “院校改进研究”
    第二节 院校研究的组织化与制度化院校研究的形成
        一、 院校调查运动与院校研究的组织化
        二、 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与院校研究的制度化
    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美国院校研究
        一、 高等教育的“紧缩”与院校研究功能的扩张
        二、 “说明责任”与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的院校研究
    第四节 美国院校研究发展动因述略
        一、 内因:高等学校管理的复杂性
        二、 外因:高等学校所承担的“说明责任”
第四章 院校研究机构:职能与任务
    第一节 院校研究机构的地位与职能
        一、 院校研究机构的性质与地位:组织理论的视角
        二、 院校研究机构的职能: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
    第二节 院校研究机构的任务与职责
        一、 个案:6所美国大学院校研究办公室的任务声明
        二、 AIR的建议:院校研究办公室的8项工作职责
        三、 现状:一项关于院校研究机构职责的问卷调查
    第三节 院校研究任务特征分析:多样性与差异性
        一、 院校研究任务的多样性与广泛性
        二、 院校研究任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
        三、 院校研究任务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第五章 组织化:院校研究活动的组织与运行
    第一节 美国院校研究活动的组织化
        一、 美国院校研究活动“组织化”的发展阶段
        二、 院校研究组织化程度模式
        三、 院校研究人员的组织化特征
    第二节 院校研究活动的组织与运行模式
        一、 院校研究活动的报告关系
        二、 美国院校研究的组织模式及其特征
第六章 专业化:院校研究人员素质与职业发展
    第一节 院校研究人员的任职资格与职业态度
        一、 院校研究人员的任职资格
        二、 院校研究者的职业态度与价值观
    第二节 院校研究人员的“组织化智能”
        一、 “组织化智能”概述
        二、 “组织化智能”的发展策略
    第三节 院校研究人员的培训与职业发展
        一、 院校研究的职业发展与相关高等教育课程
        二、 院校研究协会与院校研究人员的职业发展
第七章 科学化:以数据为基础的院校研究
    第一节 数据与院校研究
        一、 数据对于院校研究的重要性
        二、 院校研究涉及的数据范畴
    第二节 数据收集的途径与方法
        一、 “日常数据”的收集
        二、 “专题数据”收集的方法
    第三节 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和信息技术
        一、 统计方法与统计软件
        二、 数据分析的信息技术
        三、 定性研究的数据分析
第八章 院校研究的程式:以某些问题领域为例
    第一节 “学生保持”研究
        一、 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二、 数据收集
        三、 数据分析
        四、 报告与交流
    第二节 “学习效果”研究
        一、 研究准备
        二、 数据收集
        三、 数据分析
        四、 报告与交流
    第三节 “师资需求”研究
        一、 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二、 数据收集
        三、 数据分析
        四、 报告与交流
    第四节 “教师薪金”研究
        一、 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与影响薪金的因素
        二、 数据收集
        三、 数据分析
        四、 沟通与报告
第九章 院校研究在高校战略规划中的应用
    第一节 规划理论与院校规划
        一、 规划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
        二、 院校规划的基本模式:战术规划与战略规划
    第二节 环境扫描与战略规划
        一、 环境扫描的含义及其模式
        二、 院校研究中环境扫描的领域与具体问题
        三、 环境扫描与战略规划的衔接
    第三节 战略规划与高等学校管理
        一、 战略规划理论运用于美国高等教育的背景
        二、 战略规划应用于高等学校的过程与模式
        三、 院校战略规划的编制原则与文本规范
第十章 再析“院校研究”:性质与功能
    第一节 教育研究与院校研究的独特性质
        一、 在“求真”与“求用”之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述略
        二、 在“研究”与“实践”之间:不同类型高等教育研究影响实践的可能性
        三、 院校研究不是什么:关于院校研究性质的辨析
    第二节 管理视角与院校研究功能的普遍意义
        一、 从“智囊制度”看“院校研究”
        二、 从现代管理的决策理论看“院校研究”
        三、 作为信息中枢和智囊机构的“院校研究”
第十一章 我国借鉴院校研究的背景分析:比较的角度
    第一节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学校管理
        一、 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下的高校管理变革
        二、 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程及其问题
    第二节 高等教育市场化背景下的高等学校发展
        一、 美国高等教育市场化之下的院校竞争机制
        二、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推进与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
第十二章 我国借鉴“院校研究”的实践基础
    第一节 我国高校高教研究机构发展分析
        一、 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高教研究室(所)发展特征分析
        二、 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高教研究所(室)发展特征分析
        三、 我国高校高教研究机构功能分析:院校研究的视角
    第二节 我国高校发展规划与政策研究机构的设置与职能
        一、 我国高校发展规划与政策研究机构的类型与设置模式
        二、 我国高校发展规划与政策研究机构的组织与职能配置
        三、 院校发展与政策研究机构在我国高校产生与发展的动因分析
第十三章 我国借鉴院校研究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第一节 若干制约因素分析
        一、 研究与认识之不足
        二、 意识与制度之缺失
        三、 方法与数据基础之薄弱
    第二节 若干策略选择
        一、 加强研究、匡正认识
        二、 行政驱动、加速进程
        三、 加强数据资源建设
结语: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院校研究实践模式
    一、 我国高校院校研究的组织设计与制度化
    二、 我国高校院校研究机构的职能配置与职责区分
    三、 我国高校院校研究人员的培养与队伍建设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美国院校研究协会(AIR)及其附属国际性协会概况
附录三 院校研究协会出版物(AIR PUBLICATIONS)概述与文献主题分析
附录四 美国122所高校院校研究机构的日常工作任务分布情况
附录五 我国30所高校发展规划与政策研究机构组织与职能配置
附录六 1986-2004年间全国高等教育学博士、硕士学位点发展统计
附录七 2004年全国61所高校高等教育学硕士点设置情况
后记



本文编号:3989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989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a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