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移动阅读的使用动机和用户评价研究——基于中日韩三国的跨国比较

发布时间:2017-07-02 09:11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移动阅读的使用动机和用户评价研究——基于中日韩三国的跨国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探讨移动阅读这一中日韩三国大学生的重要阅读形态之一。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借助问卷调查方法,考察中日韩三国大学生移动阅读在使用动机和用户评价方面的差异。发现娱乐性需求和资讯性需求是中日韩大学生移动阅读最为重要的两大需求,但是中韩大学生更加注重娱乐性需求,日本大学生的资讯性需求更加强烈。互动性需求也成为大学生移动阅读的动机之一,中韩大学生相对于日本大学生更重视移动阅读的互动性需求。研究还发现,中韩两国大学生对移动阅读所提供的内容最满意,日本大学生对移动阅读提供的内容不如对硬件的满意度高,三个国家的大学生对目前移动阅读的系统都最不满意。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关键词】移动阅读 数字阅读 使用与满足 受众分析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3CTQ015) 上海市社会科学青年项目(2012ETQ001)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文理交叉专项项目(14JCY08) 上海交通大学SMC-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B类)的资助
【分类号】:G645.5;G237.6
【正文快照】: 1引言顾名思义,移动阅读是指利用移动数字设备开展的阅读活动,目前常见的移动阅读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专用阅读器等便携式电子设备。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成熟和普及,读者越来越青睐内容商提供的移动服务和移动阅读业务。根据美国最大的风险基金KPCB公司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武;刘宇;于文;;中日韩三国大学生移动阅读行为的跨国比较研究[J];出版广角;2013年18期

2 星明,王寅通;日本、中国和韩国大学生社会意识比较[J];当代青年研究;1999年01期

3 郭毅;;移动阅读,3G产业的下一个蓝海?[J];数字通信;2010年01期

4 黄晓斌;付跃安;;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阅读终端可用性评价[J];图书馆论坛;2011年04期

5 李武;;在校大学生手机阅读使用与满足分析——以上海地区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14期

6 叶凤云;;移动阅读国内外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2年11期

7 黄辛隐,徎野顺子,乾原正;关于中国、日本大学生焦虑的一项研究[J];心理科学;199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玢璐;;影视剧对社会性别观念的正面建构——从受众接受的角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袁立庠;;微博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赵岩;王丽雪;;“开心农场”的传播学视角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4 郑亚灵;;论仪式观视域下传播的本质与传播学研究方法[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张培立;;地方性传媒面临的挑战与突围[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王欢;张静;;手机媒体发布政府信息的权威性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邢立新;;浅谈地方广播媒体应急报道的策略[J];中国编辑;2009年03期

8 王旭一;肖建春;;媒体的捧与棒——解析“李一事件”背后的媒体现象[J];今传媒;2010年11期

9 蒲金凤;;传媒神话的创造与破灭——谈张悟本现象[J];今传媒;2010年11期

10 易丽平;;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媒介依赖的原因探析[J];今传媒;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夏炎;;西方传媒对奥运的不实报道与中国的对策——从奥运圣火传递谈起[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邢虹文;;电视受众分化中的社会认同——基于上海市民的实证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黄时进;蒋霆辉;应佚伦;;城市社区医疗卫生知识的科学传播——基于上海地区的实证分析[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熊建军;;试论乌鲁木齐7·5事件的媒介管制作用及政府行为不足[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09年刊)[C];2010年

5 王yN;;“积极受众论”对“文化帝国主义”的挑战——文化研究与政治经济学的论争[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新媒体环境下“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转型研究[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7 温济聪;;地铁命名对城市传播地理景观建构之比较研究——北京的“点”与上海的“路”[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1)——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论文集[C];2011年

8 臧雷振;;互联网使用影响政治参与吗?[A];中国传媒大学第七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东阳;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D];暨南大学;2010年

2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琼;中国网络新闻可信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劲松;都市类报纸的社会角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杨海军;广告舆论传播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马晓超;电视的假相[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7 王倩;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处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张化冰;互联网内容规制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邢虹文;受众的社会分化与社会认同的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10 李盛之;美国大众传播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丹;“人肉搜索”的伦理学考察[D];湘潭大学;2010年

2 班晓宇;《时尚》杂志中的男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温婷桢;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纸营销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吴昊;长三角地区城市社区传播系统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蒋丽红;城市老年人代际传播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廖永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黎;AISAS模式下网络整合营销传播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晓颐;认知与行为[D];中原工学院;2011年

9 邓冬娜;新浪微博商业模式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鲁鹏军;《陕西日报》公信力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明辉;;数字图书馆可用性评价研究综述[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年03期

2 黄晓斌;;数字图书馆可用性评价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年03期

3 薛菲;张曼玲;;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网络阅读的实证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1年01期

4 刘冬冬;何人可;;3G手机用户界面设计探讨[J];包装工程;2007年05期

5 肖倩;杨成;;2009手机媒体:迈入3G新时代[J];传媒;2009年12期

6 匡文波;王权;;手机媒体发展的三大趋势[J];传媒;2010年05期

7 茆意宏;;论手机移动阅读[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年06期

8 肖韵;韩莹;;用户学历与利用移动阅读服务关联分析——以中国大学生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05期

9 李梦婕;;基于Kano模型的移动阅读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06期

10 黄晓斌;付跃安;;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阅读终端可用性评价[J];图书馆论坛;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润清;;移动阅读多美妙[J];成才与就业;2014年07期

2 谢洁华;;阅读模式新理念——应用3G技术开展移动阅读[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2年02期

3 李武;;中、日、韩三国大学生移动阅读情况比较[J];编辑学刊;2014年03期

4 王立鸥;;国内移动运营商营销移动阅读业务的思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徐燕宾;;高校读者的移动阅读需求及对策[J];百色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6 韦成府;;移动阅读成潮流[J];中国教育网络;2013年05期

7 汤潮;;“知识阅读”元年将至[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4年02期

8 司国东;李安;宋鸿陟;;扭曲界面对移动阅读效果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12期

9 郭薇薇;;高职院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探究[J];广西教育;2013年39期

10 左志坚;;移动阅读浅与深[J];21世纪商业评论;2013年2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霍光;当3G遇见移动阅读器[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2 商报记者 晓雪;移动阅读的瓶颈在哪里?[N];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任晓宁 实习生 李晔;移动阅读:细节决定成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4 商报记者 刘东杰;移动阅读——黯淡中寻找创新[N];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亚文辉;丰富内容注重体验 移动阅读锁定盈利方向[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3年

6 亚文辉;移动阅读锁定盈利方向[N];中国文化报;2013年

7 新金融记者 曹晓龙 曹鸿晖;移动阅读业野蛮生长[N];新金融观察;2013年

8 龙源数字传媒集团总裁 汤潮;手机龙源网:探索移动阅读的完美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任晓宁 实习生 陈建凤;烹制移动阅读盛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10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教师 刘波;移动阅读亦能助力教师专业成长[N];中国教育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何希;移动阅读及其用户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2 苏帆帆;移动阅读业务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刘影;基于情境的女大学生移动阅读设备用户体验量化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4 栾蓉;移动阅读终端项目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5 聂磊;基于用户体验的Win8移动阅读类APP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6 肖灿;移动阅读社交系统设计与实现[D];湘潭大学;2013年

7 刘怡;HM移动阅读媒体平台项目商业计划书[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杨海斌;NZ阅读器2012年营销计划书[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移动阅读的使用动机和用户评价研究——基于中日韩三国的跨国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92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5092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7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