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反思型教师培养计划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6 06:15
本文关键词: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反思型教师培养计划研究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反思型教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同样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而我国在对反思型教师培养的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不足,相比之下,美国对反思型教师的培养在各方面都比较成熟。由于美国独特的分权体制,各个州的情况不一。所以本文选取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为个案,深入探究其反思型教师培养计划,以期为我国反思型教师培养提出有益启示。 导论部分论者依据国际教师专业化运动的要求,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和反思型教师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继续解决的问题,在对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界定了本论文的反思型教师及反思型教师培养计划等核心概念,依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逻辑思路,采用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分五个部分研究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反思型教师培养计划。 第一部分论者指出了反思型教师教育运动的国际影响、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现实需求、教师专业的自身发展是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反思型教师培养计划形成的背景;反思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批判理论是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培养计划形成的思想基础、心理学基础和哲学基础;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教师培养计划经历了由培养“技术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转变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反思型教师培养计划。 第二部分论者从设计的目标、设计的依据和设计的内容三个方面阐述了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反思型教师培养计划的设计。在目标上强调以培养具有“反思性实践者”特征的反思型教师;在依据上以反思型教师模型为基础;在内容上包括学校核心课程、教育专业课程、第二教学专业课程和教育实习。 第三部分论者从实施的原则与方法、实施的阶段和实施的保障条件论述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反思型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整个培养计划依据“分阶段、有步骤实施的原则”,采用设立阶段考核点的方法,分为申请—进入—完成—获得教师资格证四个实施阶段,并且有财政、人员、制度和机构等保障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 第四部分论者归纳出了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反思型教师培养计划的特点,分别是独特的反思型教师模型;交叉连贯的课程设计;明确详细的实施要求;合作反思的教育实习。 第五部分论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反思型教师培养计划的可借鉴性进行分析,即宏观层面上中美教育理论对反思的共同关注和中美教育实践改革对反思型教师的共同诉求;微观层面上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反思型教师培养计划的设计可行性和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反思型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可操作性。接着提出对改进我国反思型教师培养的建议,即重视反思型教师培养的职前阶段;加强我国反思型教师培养的理论研究;合理设计反思型教师培养课程;注重教育实习在反思型教师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反思型教师 培养计划 南印第安纳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5.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导论8-22
- (一) 研究缘起8-10
- (二) 文献综述10-17
- (三) 概念界定17-19
- (四) 本研究设计19-22
- 一、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反思型教师培养计划的形成22-28
- (一) 形成背景22-25
- (二) 形成基础25-26
- (三) 形成过程26-28
- 二、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反思型教师培养计划的设计28-40
- (一) 设计的目标28-29
- (二) 设计的依据29-31
- (三) 设计的内容31-40
- 三、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反思型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40-46
- (一) 实施的原则与方法40
- (二) 实施的阶段40-44
- (三) 实施的保障条件44-46
- 四、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反思型教师培养计划的特点46-52
- (一) 独特的反思型教师模型46-47
- (二) 交叉连贯的课程设计47-48
- (三) 明确详细的实施要求48
- (四) 合作反思的教育实习48-52
- 五、借鉴与启示52-60
- (一) 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反思型教师培养计划的可借鉴性52-55
- (二) 改进我国反思型教师培养的建议55-60
- 结语60-62
- 参考文献62-70
- 附录70-78
- 致谢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真金;反思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2 刘丽丽;西方反思型实践理论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3 洪明;“反思实践”思想及其在教师教育中的争议——来自舍恩、舒尔曼和范斯特马切尔的争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4 王春光;张贵新;;反思的价值取向与反思型教师的培养[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5 刘保卫;;美国大学本位教师教育的新路径——普林斯顿大学教师培养方案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6 张惠;龙红;;试论反思型教师的内涵、特征及培养模式[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3期
7 朱永新,杨树兵;英美师范教育实习的特点及启示[J];常熟高专学报;1999年06期
8 饶从满,王春光;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运动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5期
9 张贵新,饶从满;反思型教师教育的模式述评[J];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01期
10 王春光;反思型教师个人实践理论探究[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525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525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