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7-06 09:05

  本文关键词: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先秦儒家 人格教育思想 大学生 人格塑造


【摘要】:中国古代文明历史已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有着历史悠久的道德传统,同时人格教育思想理论丰富,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格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高等教育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它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大学生的内在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在21世纪,大学生的人格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的人格处于一种滞后的发展状态,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人格缺失问题。大学生,他们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力军,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同时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也是创建国家的美好未来的开拓者。因此,我们要继承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传统人格教育的合理内核塑造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先秦时期的儒家人格教育思想,其很多的精华部分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本文从多学科的角度分析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与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这个问题,首先是对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的整体解析,分别从它的思想渊源、目标及其途径三个方面去分析,并总结归纳出了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提出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应汲取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理论的合理内核,最后并从这三个方面得到启示,在对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中,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为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提供了多层次人格范型;丰富了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内容;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基本原则;充实了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途径。我们要对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进行辩证的分析与理解,并要批判地继承,这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塑造的有着重要的启示及实践意义。
【关键词】:先秦儒家 人格教育思想 大学生 人格塑造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第一节 研究缘起10-11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3
  • 一、研究目的11
  • 二、研究意义11-13
  • 第三节 文献综述13-19
  • 一、先秦儒家人格思想的研究13-16
  • 二、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研究16-19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19-21
  • 一、研究思路19-20
  • 二、研究方法20
  • 三、创新点20-21
  • 第二章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解析21-36
  • 第一节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的主要思想21-27
  • 一、“天人合一”思想21-23
  • 二、人性论23-25
  • 三、心理学思想25-27
  • 第二节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的目标27-32
  • 一、完美的理想人格-----圣人27-29
  • 二、一生追求的目标----君子29-32
  • 第三节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的途径32-36
  • 一、格物外求32-33
  • 二、反省内求33-36
  • 第三章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36-41
  • 第一节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36-38
  • 一、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的积极影响36-38
  • 第二节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38-41
  • 第四章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启示41-54
  • 第一节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为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提供了多层次人格范型41-44
  • 一、圣人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41-42
  • 二、君子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42-44
  • 第二节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丰富了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内容44-48
  • 一、仁爱思想44-45
  • 二、诚信立人45-46
  • 三、以义制利46-48
  • 第三节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为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提供了基本原则48-51
  • 一、反求诸己48-49
  • 二、慎独慎染49-50
  • 三、知行合一50-51
  • 第四节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充实了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途径51-54
  • 一、外在环境的熏陶51-52
  • 二、内在的自我修养52-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8
  • 附录58-59
  • 致谢59-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德玉;;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论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任继愈;;试论“天人合一”[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01期

3 邵龙宝;;儒家人格理论的特性[J];道德与文明;2007年02期

4 李谟润;论孔子的君子观[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王丰先;孔子的理想人格思想[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张应凯;论儒家道德人格价值观[J];理论月刊;2002年08期

7 裘士京;孔读云;;《论语》君子观及其现代启示[J];学术界;2006年01期

8 朱春红;;先秦儒家的理想人格[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9 杜继艳;房咏梅;;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思想之透视[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10 高学文;靳琪;;孔子的理想人格及其意义[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本文编号:525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525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4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