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自立自强品质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7 23:00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自立自强品质培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自立自强品质 培养研究 高校 家庭教育
【摘要】:自立自强品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是我们这个民族历经艰难困苦而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在当今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地区环境,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立足点只能是自立自强。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者,培养他们的自立自强品质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也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大学生自立自强品质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大学生的自立自强教育,广大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面对落后思想的腐蚀,家庭教育不力等问题,大学生自立自强品质培养还存在实效性不足等问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自立自强品质培养的研究工作,对于丰富培养内容,完善教育方法,提高培养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下,综合运用调查法、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对大学生自立自强品质培养的现状,进行了研究。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的思路,同时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整理。 第二章主要介绍论文的一些核心概念,包括自立自强的概念界定,自立自强品质的实质内容,同时阐明了加强大学生自立自强品质培养的意义。 第三章主要是对大学生的自立自强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培养的现状,我们看到了多年来的培养效果,同时也反映了一些有关培养内容、培养理念、培养方法等出现的问题。并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式、教育环境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导致培养出现问题的原因。 第四章是全文的重点,该部分在前文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从培养的原则、内容、保障体系、培养方法和培养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 第五章结论,主要总结了研究的成果以及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大学生 自立自强品质 培养研究 高校 家庭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7
- 1.1 选题背景11
- 1.2 研究的意义11-12
- 1.2.1 理论意义11-12
- 1.2.2 现实意义12
- 1.3 国内外现状综述12-15
- 1.3.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12-14
- 1.3.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14-15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5-17
- 1.4.1 研究思路15
- 1.4.2 研究方法15-17
- 2 大学生自立自强品质的基本内涵及培养意义17-24
- 2.1 自立自强的内涵及关系17-19
- 2.1.1 自立自强的内涵17-18
- 2.1.2 自立和自强的关系18
- 2.1.3 大学生自立自强18-19
- 2.2 自立自强品质的内容19-21
- 2.2.1 追求真理的独立精神19
- 2.2.2 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19-20
- 2.2.3 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20
- 2.2.4 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20-21
- 2.3 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品质的意义21-24
- 2.3.1 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需要21-22
- 2.3.2 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22
- 2.3.3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22-23
- 2.3.4 增强大学生社会生存能力的需要23-24
- 3 当代大学生自立自强品质培养的现状和归因分析24-35
- 3.1 当代大学生自立自强品质现状调查24-27
- 3.1.1 问卷设计24
- 3.1.2 样本属性24
- 3.1.3 数据处理24-27
- 3.2 大学生自立自强品质培养的现状分析27-31
- 3.2.1 取得的成绩28
- 3.2.2 大学生自立自强品质培养出现的问题28-31
- 3.3 当代大学生自立自强品质培养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31-35
- 3.3.1 教育者缺乏相应的素质31-32
- 3.3.2 受教育者存在依赖思想,缺乏自我教育的积极性32-33
- 3.3.3 教育方式缺乏创新,脱离学生生活33
- 3.3.4 不良外部环境的影响33-35
- 4 加强当代大学生自立自强品质培养的对策35-53
- 4.1 明确自立自强品质培养所遵循的原则35-38
- 4.1.1 以人为本原则35
- 4.1.2 主体原则35-36
- 4.1.3 整体原则36-37
- 4.1.4 实践原则37-38
- 4.2 充实自立自强品质培养的内容38-41
- 4.2.1 加强独立自由精神的培养38-39
- 4.2.2 加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传统的培养39-40
- 4.2.3 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40-41
- 4.3 完善大学生自立自强品质培养的保障体系41-45
- 4.3.1 完善大学生自立自强品质培养的制度建设41-42
- 4.3.2 加强大学生自立自强品质培养的组织领导42-43
- 4.3.3 加强大学生自立自强品质培养的队伍建设43
- 4.3.4 加大大学生自立自强品质培养的经费投入43-44
- 4.3.5 建设校内培养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机制44-45
- 4.4 丰富自立自强品质培养的方法45-49
- 4.4.1 转变培养观念,加强互动式教学45-46
- 4.4.2 加强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46-47
- 4.4.3 拓展实践平台,加强实践锻炼47
- 4.4.4 引导大学生积极进行自我教育47-48
- 4.4.5 借助各种媒体加大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48-49
- 4.5 优化自立自强品质培养的环境49-53
- 4.5.1 优化学校环境49-50
- 4.5.2 优化家庭环境50-51
- 4.5.3 优化社会环境51-53
- 结束语53-54
- 参考文献54-57
-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57-58
- 附录 B: 大学生自立自强品质现状调查问卷58-60
- 附录 C: 大学生自立自强品质培养现状访谈调查60-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金霞;;社会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2 周广均;;当代青年大学生应该自知自立自强[J];消费导刊;2008年21期
3 潘玉芝;;自立自强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培育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8期
4 黄丽霞;;谈大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杨晓娟;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长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王刚;周红旗;;大学生自强精神和能力的培养[J];商业经济;2010年13期
7 王换芳;;大学生自立自强意识的培育与和谐社会构建[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3年01期
8 周翔;;浅谈挫折教育与“90后”大学生自立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14期
9 陈红英;;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十分重要[J];河南农业;2007年12期
10 曾昭晔;;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立人格[J];中国轻工教育;2008年02期
本文编号:554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554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