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工程师培养中的企业角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9 07:05
本文关键词:校企合作工程师培养中的企业角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工程教育 校企合作 协同教育 企业角色 角色塑造
【摘要】:现有高等工程教育中,由于高校条件不足,一方面实践设备、场所等较为有限,使得现有实践教学条件不能很好满足工程师培养的需要;另一方面工科教师队伍缺乏实践背景、工程意识,不能很好的胜任工程人才培养重任,导致高等教育培养的工程师工作能力、工程素养达不到生产一线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因此,急需企业发挥优势参与合作,弥补高校的短板,协同育人。虽然已有针对企业在合作中积极性不高,参与环节有限等问题进行的研究并提出了解决办法,但就现有校企合作状况来看,实施效果不容乐观。基于此,从企业角色这一独特的视角入手,发现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角色定位不明确、没有充分利用角色发挥作用并享受利益的问题,以此为切入点,提出需要明确企业在培养环节中的角色及相应的地位、作用、态度和行为要求等,从而塑造出既有利于工程师培养,又有利于企业获得所需人才的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师中企业的合理角色。 首先界定了工程师培养、校企合作和企业角色的内涵,将研究定位在与地方高等院校全程合作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工程师的企业角色,并以此为基础,从协同教育、互利共赢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在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师中参与角色扮演,对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对企业自身利益获得的重要性,解答了高等工程教育为何需要校企合作。其次,通过对企业、学校、学生三类不同群体的实证调研及访谈,了解了企业在校企合作教育中的现有角色,分析了企业在现有角色扮演上的不足及原因。再次,通过问卷及访谈的结果,从学校、学生及企业自身对角色的期待方面,提出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应有角色;并通过文献、文本分析,从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培养的案例中寻找经验,为企业应如何确立合理有效的合作育人角色提供启示;再以角色理论和协同教育理论为指导,提出了适合企业全程深度参与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即扮演协同教育者、协同支持者和协同管理者角色。最后,从政府、学校及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保障企业能够充分扮演合理角色的措施,为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建议。 研究过程中通过文献研究法、逻辑推理法、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企业在参与工程教育校企合作中的角色进行了解、分析、推理及设想;以角色理论为指导,对企业合理角色的塑造模式提供思路;以协同教育理论为依据,保证研究所提观点的合理性。最终在实践层面形成了能够促进高等工程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企业角色,提出了适合操作的企业角色扮演的重要途径及保障措施,在理论层面也增加了对校企合作研究的新视角。
【关键词】:工程教育 校企合作 协同教育 企业角色 角色塑造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2;TB-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2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问题11
- 1.1.3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2-21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2-17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7-20
- 1.2.3 研究述评20-21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21-22
- 1.3.1 研究思路21
- 1.3.2 研究方法21-22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22-34
- 2.1 基本概念界定22-23
- 2.1.1 工程师培养22
- 2.1.2 校企合作22-23
- 2.1.3 企业角色23
- 2.2 理论基础23-27
- 2.2.1 角色理论23-26
- 2.2.2 协同教育理论26-27
- 2.3 高等工程教育何以需要校企合作27-33
- 2.3.1 学校对企业参与合作的需求27-29
- 2.3.2 企业自身的需求29-33
- 2.3.3 校企合作共赢的需求33
- 2.4 本章小结33-34
- 第3章 校企合作中企业角色分析34-40
- 3.1 企业的实践角色34-36
- 3.2 企业现有角色反思36-38
- 3.3 本章小结38-40
- 第4章 企业角色的塑造40-56
- 4.1 对企业应有角色的期待40-43
- 4.1.1 学校希望企业扮演的角色40-41
- 4.1.2 学生希望企业扮演的角色41-42
- 4.1.3 企业希望自身扮演的角色42-43
- 4.2 企业角色扮演的经验借鉴43-48
- 4.2.1 校企共建课程43-44
- 4.2.2 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44-45
- 4.2.3 企业参与专业认知教育45
- 4.2.4 企业指导实习及毕业设计45
- 4.2.5 企业参与工程素质培养45-46
- 4.2.6 校企共建教师队伍46
- 4.2.7 校企共创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46-48
- 4.3 企业合理角色的塑造48-55
- 4.3.1 从规定角色塑造为开拓角色——协同教育者48-52
- 4.3.2 从受支配角色塑造为正支配角色——协同支持者52-53
- 4.3.3 从功利角色塑造为表现角色——协同管理者53-55
- 4.4 本章小结55-56
- 第5章 企业角色扮演的保障措施56-62
- 5.1 政府的保障措施56-57
- 5.1.1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56-57
- 5.1.2 对企业给予全方面支持57
- 5.2 学校的保障措施57-60
- 5.2.1 真正将企业引入到协同教育中58
- 5.2.2 引导教师真正的投入到校企合作中58
- 5.2.3 赋予企业充分的参与权和话语权58-59
- 5.2.4 依据企业项目周期安排学生实践时间59
- 5.2.5 安排专人负责校企合作工作59
- 5.2.6 育人环节充分贴合企业需求59-60
- 5.3 企业的保障措施60-61
- 5.3.1 将目光放长远,,避免急功近利60
- 5.3.2 要门当户对、脚踏实地合作60-61
- 5.4 本章小结61-62
- 结论62-64
- 参考文献64-68
- 附录68-72
- 附录 A:校企合作情况调查问卷68-70
- 附录 B:访谈提纲70-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72-74
- 致谢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陇生,倪丽华;教育双主体论[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2 李运林;;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3 李庆丰;周竞学;朱红;王辉;袁亚丽;李雨竹;孙正元;陈超;;理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基于114个企事业用人单位的问卷分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6年12期
4 李瑜芳;;中国公办高职校企合作模式、产学结合难点与对策[J];中国电子教育;2006年04期
5 朱高峰;关于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6 陈家庆;韩占生;郭亨平;;法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及其发展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7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8 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9 陈志刚;杨新海;吴健荣;付保川;徐宗宁;张兄武;;地方高校工程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苏州科技学院“五化”模式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10 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5616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561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