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全球化、全球参与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关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7-07-20 20:18

  本文关键词:全球化、全球参与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关注的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全球化 全球研究型大学 高等教育的全球参与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研究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和"全球参与"等成为了广泛用来描述影响目前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新动向的重要概念。从这些概念中,人们可以看出在知识密集型社会中,全球化和高等教育的紧密关系。然而,全球化不是一个代表公平和公正的概念,不同国际组织对全球化的定义或解释都表现出不同的重要概念价值观或价值取向。因此,全球化对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也不总是积极的。目前,在高等教育的全球竞争中,一些发达国家的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利用各自的优势抢占全球教育市场,尤其是全球研究型大学在知识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跨国运作已超出了传统国家概念。本文将对全球化内涵和外延、研究型大学的全球化特征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全球参与政策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探索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必要条件。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全球化 全球研究型大学 高等教育的全球参与
【分类号】:G647
【正文快照】: 一、全球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对于全球化概念,研究者们通常把它归类到政治经济学领域。①在描述这一概念或解释其内涵时,通常用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来表述。其内容也主要涉及到国际贸易、国外直接投资、资本的跨国流动和全球劳动力市场等。比如,世贸组织(World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菲利普·G·阿特巴赫;覃文珍;;全球化与大学——不平等世界的神话与现实[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国栋;;数字化校园:理想与现实[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1期

2 张继明;;信息公开与高等教育发展[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张继明;;高等学校信息公开的必然性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2年01期

4 张连绪;闫利雅;;国际化进程中高职院校全面质量管理战略[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5 刘志业;;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6 吴维平;刘佳燕;;中国高等教育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3年02期

7 冯建军;;文化全球化与道德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8 何斌;孙树栋;;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创新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9 黄成亮;;中国大学模式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12期

10 周朝成;;阿特巴赫高等教育依附理论解释框架的分析——兼析其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观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卫东;孙大海;刘爱萍;;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动机、行为与绩效的关系[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兴安;中国高校人事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张治国;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语言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覃玉荣;东盟一体化进程中认同建构与高等教育政策演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强;论资本主义财产关系的社会化发展[D];南开大学;2009年

5 黄华;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小丽;三螺旋模式下大学技术转移组织构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贾一伟;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8 李学丽;中国大学模式移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李小丽;三螺旋模式下大学技术转移组织构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王军胜;创业型大学视角下民办本科高校转型路径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慧;阿特巴赫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陈保红;略论高校教师权利的实现[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自忍;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初探[D];西南大学;2007年

4 曹长清;大学生区域流动视野下的大陆台湾学生[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余咏梅;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王俊烽;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探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惠贤;保定技师学院数字化校园的设计与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8 魏丹萍;美国国际教育交流机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闫静苗;山西省大学城对太原都市圈发展的作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10 翁艳;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邢莹;;一流大学的本质和特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文胜利;;从西南联大的办学经验看我国的一流大学建设[J];现代大学教育;2006年05期

3 顾秉林;;抓基础教育与抓一流大学建设的关系[J];理论前沿;2006年19期

4 崔阳;;如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探索[J];大学教育科学;2007年01期

5 顾秉林;;以评促建 乘势而上 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6 康玉唐;;《大学的使命》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J];高教探索;2008年05期

7 龚放;;现代大学制度创新的“应为”与“可为”——一流大学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本文编号:569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569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5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