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21:23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研究
【摘要】:在全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开始关注校园文化建设这个重要课题。校园文化的建设属于国家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好,能为国家文化建设更好的服务。校训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为了更全面、充分的认识大学校训的意义,更好的发挥校训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笔者尝试概述校训文化的发展状况,对现有大学校训进行梳理,,通过分类、总结,分析我国大学校训的基本特征,概括当前国内校训的特点,阐述校训在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大学精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校训文化建设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校训 校训文化 大学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引言7-11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7-8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8-10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10-11
- 第一章 中国高校校训的发展及现状11-22
- 第一节 校训概述11-15
- 一、 校训的来源11-13
- 二、 校训的概念13
- 三、 校训的特点13-15
- 第二节 高校校训分类15-20
- 一、 按历史传统来分15-18
- 二、 现代化高校分类—按培养目标18-19
- 三、 现代化高校分类—按地域因素分类19-20
- 第三节 中西校训比较20-22
- 一、 中国高校校训“主德”20
- 二、 西方高校校训追求“真知”“自由”20-22
- 第二章 构建高水平高校校训的原则和方法22-29
- 第一节 高校校训建设存在的问题22-23
- 一、 重伦道德理轻求知求真22
- 二、 雷同化口号化22-23
- 第二节 构建高水平高校校训的原则23-24
- 一、 共性和个性相结合23
- 二、 传统和超越相结合23
- 三、 发展与稳定相结合23-24
- 第三节 构建高水平高校校训的内容24-26
- 一、 大学校训应该具备的四个特点24-25
- 二、 校训内容的选定25
- 三、 校训制定的方法、程序25-26
- 第四节 构建高水平高校校训的方法26-29
- 一、 合理的校训应注重传承和稳定26
- 二、 合理的校训应具有审美性26
- 三、 合理的校训应体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26-27
- 四、 合理的校训应体现其培养目标、学校特色27-28
- 五、 校训应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28-29
- 第三章 校训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29-36
- 第一节 校训、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29-30
- 一、 校训能够形成校训文化29-30
- 二、 校训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30
- 第二节 高水平校训的地位和作用30-32
- 一、 凸显民族精神30-31
- 二、 体现中国特色大学精神31
- 三、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31-32
- 第三节 充分发挥高水平校训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32-36
- 一、 诠释和拓展校训的文化内涵32
- 二、 认真实施高水平的校训32-34
- 三、 开展校训文化专题研究34
- 四、 导入 SIS 系统34-36
- 结语36-37
- 后记37-38
- 参考文献38-43
- 附录 1:校训分类按历史传统/学科目标分43-62
- 附录 2:我国部分高校校训—按地域分类62-82
- 附录 3:国外部分大学校训82-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科正;论大学校训的功能及其构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王彩霞;;试探中国近代大学校训的起源[J];高教探索;2006年02期
3 庹红平;杜学元;李化树;;论大学校训[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4 王肃元;论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兼析甘肃政法学院新校训“崇德明法、弘毅致公”[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陈谷嘉;千年学府精神追寻──南宋时期岳麓书院“忠孝廉节”校训诠释[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刘平昌;;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及其关系[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李
本文编号:5700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570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