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生态视域下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23:02
本文关键词:德育生态视域下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研究
【摘要】:学术能力与学术成果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体现,是社会持续进步的动力来源。而研究生作为我国学术力量的准备军和生力军,其学术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对学术能力的提高有重要影响,同时更是其健全道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越来越多的研究生被爆出严重的学术不道德行为问题,这不仅影响了研究生个人的未来发展,也损害了老师和学校的名誉,还使得社会对大学的学习风气产生了质疑。所以,针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刻不容缓,急需人们去细致地分析并找到优化的路径方法。德育生态就为探析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问题提供了新视角与新方法,德育生态是生态哲学世界观在德育中的充分运用,是教育理念的新思路。德育生态讲究的是德育生态环境中各种要素的协调共进,以求德育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真正有所成效。 本文以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为研究对象,以德育生态为分析工具,以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核心构成要素为具体研究的切入点,运用文献分析、系统分析、图表分析与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揭示了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并顺应本文的理论建构深刻剖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各项原因,明确了原因的多样性与联系性。继而,通过德育生态与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在实践层面的整合分析,阐明了在德育生态视域下展开改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具体路径时所应遵循的各项原则,最后在原则规范的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小处着眼力求各个击破,最终实现在发挥各个要素的优良状态的同时,不忽视不单独强调单个要素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各要素的和谐互动,达到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德育生态 研究生 学术道德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8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8-10
- 二、研究概况与文献综述10-13
- 三、核心概念厘定与释义13-16
- 四、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16-18
- 第1章 德育生态视域下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理论建构18-29
- 1.1 德育生态的基本意涵18-21
- 1.1.1 德育生态是生态学对德育的观照18-19
- 1.1.2 德育生态的实质是德育各要素的协调可持续发展19-21
- 1.2 德育生态与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契合之处21-24
- 1.2.1 整体观与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构成及影响因素21-22
- 1.2.2 以人为本观与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着力点22-23
- 1.2.3 动态平衡观与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过程的实效性23
- 1.2.4 可持续发展观与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长远发展23-24
- 1.3 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构成要素24-29
- 1.3.1 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生态系统24-25
- 1.3.2 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构成要素25-29
- 第2章 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现状的问题调查29-39
- 2.1 调查问卷的目的及设计实施29-30
- 2.2 调查对象的选取与特点30-32
- 2.3 调查结果与问题分析32-39
- 第3章 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生态系统失衡成因剖析39-51
- 3.1 研究生自身学术道德的失落与偏差39-43
- 3.1.1 学术道德品质的失落39-41
- 3.1.2 学术道德价值取向的偏差41-42
- 3.1.3 学术道德自律能力低下42-43
- 3.2 导师学术道德引导作用的空位与不力43-46
- 3.2.1 示范表率作用的不力44-45
- 3.2.2 教育引导作用的空位45-46
- 3.3 学校学术道德教育的缺失与低效46-49
- 3.3.1 学术道德教育的轻视46-47
- 3.3.2 学术规范的低效与学业质量评估欠科学47-49
- 3.4 社会生态环境的纷乱与多变49-51
- 3.4.1 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49-50
- 3.4.2 硬性制度约束的缺失50-51
- 第4章 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的优化路径51-62
- 4.1 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生态系统优化的指导原则51-53
- 4.1.1 尊重研究生的个性存在与适度引导相结合51-52
- 4.1.2 系统各要素的优势发挥与整体合力相结合52-53
- 4.1.3 系统各要素的内部调控与外部协调相结合53
- 4.2 优化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生态系统的具体对策53-62
- 4.2.1 以研究生为中心,加强学术道德教育,提升其学术道德品质53-55
- 4.2.2 以导师为领头,提高导师学术道德水平,发挥其表率作用55-57
- 4.2.3 完善学校生态环境,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提供学术保障57-59
- 4.2.4 关注社会生态环境,把握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现实走向59-62
- 结束语62-63
- 参考文献63-66
- 后记66-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海祥;;德育生态论视阈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3期
2 祝木伟;;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伦理生态诉求[J];江苏高教;2011年04期
3 郭事军;;德育生态:学校德育价值的新取向[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卢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论[J];理论与改革;2008年01期
5 刘蓉;宋杰;;德育生态的基本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江汉论坛;2013年04期
6 杨孝志;;生态哲学视野下的道德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7 沈革武;杨爱霞;;解读德育生态论的学术迁徙[J];学术界;2008年03期
8 易连云,,张学敏;德育生态环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家安;德育生态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70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570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