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发布时间:2017-07-26 14:09

  本文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更多相关文章: 电子技术 放大电路 集成电路


【摘要】:本文基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目前课时较少的现状,在研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新教材的编写,基本上实现减少篇幅,削减内容较少的目的。该教材在基本放大电路、运放、模拟乘法器以及最小项、可编程逻辑器件等方面均有较大改革。全书基本上采用MSI、LSI设计电子电路,对新的电子技术内容也有适当的简介。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电子技术 放大电路 集成电路
【分类号】:G642;TN0-4
【正文快照】: 当前高校电子电气信息类专业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由于总学时的减少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加强,理论课大都限在60~80学时。如何在学时数减少的情况下,还能够保持理论课程内容削减较少,教给学生较多的电子技术知识,只能通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改革以及教学方法的优化来解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灵;;基本放大电路交流参数的求解[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2 毛自娟;;放大电路图解分析法的探讨[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曾新红;;探讨放大电路中负反馈的教学[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冯超凡;;从放大电路谈职中《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J];才智;2009年25期

5 任玲;吴延祥;岑红蕾;;放大电路分析的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年13期

6 李月乔;;图解分析法在放大电路分析与设计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年02期

7 杨志军;;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教学设计[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0年04期

8 孔龙;;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分析[J];企业导报;2012年23期

9 计科峰;刘安芝;邹焕新;刘希顺;;放大电路反馈判断问题的教学方法[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3年02期

10 王青云;;“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问题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秀玲;;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案例《差分放大电路》[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林平;王小海;;利用“交叉类比”学习法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特性[A];2011年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11年

3 余安喜;杜湘瑜;孙造宇;李贵林;;基本放大电路教学应把握的科学原理[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何敏;孙峥;闵锐;龚晶;;模拟电子电路中差分放大电路的分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田田;李元景;王汝赡;刘云鹏;贺恋平;;前端放大电路阵列测量系统的研制[A];第十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曾志海;陈欣卓;胡瑞华;;可编程微电流放大电路的设计[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谢祝捷;戴卫中;;一种锁定放大电路的改进设计研究[A];武备维修保障理论与应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论文集.3[C];2013年

8 闵锐;何敏;徐勇;马丽梅;;模拟电子电路中差分放大电路的教学方法研究[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9 马丽梅;孙峥;黄颖;闵锐;徐勇;吴元亮;;模电课程反馈判断难点问题及教学技巧探讨[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孙峥;徐勇;何敏;闵锐;马丽梅;;受控电流源开路法在单管放大电路中的应用[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黑龙江大学 张强;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接法[N];电子报;2007年

2 天津 戴洪志;性能优异的电子管差分放大电路[N];电子报;2006年

3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闫云祥;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应用图解[N];电子报;2006年

4 黄文;音频功放电路的选择[N];信息时报;2000年

5 山东 汪超;利用水杯水位对基本放大电路非线性失真进行模型分析[N];电子报;2012年

6 黑龙江 刘士民;有线电视信号放大器特点及故障维修方法[N];电子报;2003年

7 广西 伍如云;FM高频放大电路[N];电子报;2000年

8 杨士毅;什么是SRPP放大电路?[N];信息时报;2000年

9 湖南 蔡艳武;电子仿真在电子电工教学中的作用[N];电子报;2010年

10 成都 郑国川;JFET场效应管偏置和放大电路[N];电子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牧继清;生物智能多道仪滤波与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实现[D];郑州大学;2011年

2 熊京民;可编程增益放大电路的设计[D];清华大学;2005年

3 李平;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模拟演化电路演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4 刘明明;高温CMOS模拟运算放大电路的研究与设计[D];安徽大学;2010年

5 张颖;2.5Gb/sCMOS光接收机前端放大电路的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陈彦涛;光电二极管放大电路设计[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黄家兵;心电信号检测放大电路的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8 白玉成;基于MULTISIM仿真电路的设计与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薛兆丰;15-40Gb/s CMOS高速并行光接收前端放大电路设计[D];东南大学;2006年

10 刘大燕;一种适用于低频小信号检测的放大电路设计[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76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576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b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