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中美高校德育目标及实施途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8 17:18

  本文关键词:中美高校德育目标及实施途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 美国 高校德育 目标 途径


【摘要】:21世纪是世界飞速发展的时期,,各国的经济、文化和科技日益开放,同时机遇和挑战在这个时代并存,人类正以空前的速度迈进全球化。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仅在经济上互相影响,而且在文化、教育方面也互相学习和借鉴,重视教育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趋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东西方各个国家都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改革和探索,最终的目的是找到一条适应时代变化和符合本国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教育发展之路。美国作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人们往往关注于它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忽视了教育;然而对于美国教育的研究,尤其是道德教育领域的研究能够更加有效推动我国德育改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学习美国高校在德育领域的实施成果,可以为我国高校德育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 论文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本论题的国内外研究情况以及论文的写作手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是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包括:德育、比较德育、德育目标以及德育实施途径。第三章阐述中美两国在德育目标设定上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由于社会背景、社会意识形态和高校德育的主要理论依据不同,因此中美两国在德育目标上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美国高校培养的是具有资本主义思想、符合美国社会需要的合格社会公民;中国则是把培养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德育目标。第四章是对中美两国在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上进行分析和比较。论文的第五章是在比较、分析中美两国在高校德育目标以及实施途径共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德育建设提出的建议,其中包括:促进高校道德教育人本化;发展高校道德教育途径多样化;大力构建系统化的高校德育评价模式。 虽然中国和美国具有完全不同的两种社会意识形态,两国的高校和社会对于德育的理解和认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德育毕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而且德育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识的改变而改变,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产生的社会产物,也为完善社会观念,推动社会发展所必需。因此,研究中美两国高校的校德育目标和实施途径,对推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完善德育教育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 美国 高校德育 目标 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3
  • 1.3.1 研究思路13
  • 1.3.2 研究方法13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13-15
  • 1.4.1 研究内容13-14
  • 1.4.2 创新之处14-15
  • 2 相关概念及其理论探析15-19
  • 2.1 相关概念15-17
  • 2.1.1 德育与比较德育15
  • 2.1.2 德育目标15-16
  • 2.1.3 德育实施途径16-17
  • 2.2 德育目标与德育实施途径的特点及其关系17-18
  • 2.2.1 德育目标的特点17
  • 2.2.2 德育实施途径的特点17-18
  • 2.3 德育目标与德育实施途径的关系18-19
  • 3 中美高校德育目标的比较19-27
  • 3.1 美国高校德育目标19-22
  • 3.1.1 美国高校德育目标的主要理论依据19-22
  • 3.1.2 美国高校德育目标的主要内容22
  • 3.2 我国高校德育目标22-25
  • 3.2.1 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主要理论依据22-24
  • 3.2.2 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主要内容24-25
  • 3.3 中美高校德育目标的共性与差异性25-27
  • 3.3.1 中美高校德育目标的共性25
  • 3.3.2 中美高校德育目标的差异性25-27
  • 4 中美高校德育实施途径的比较27-35
  • 4.1 美国高校德育主要实施途径27-29
  • 4.1.1 开设人文和社会课程进行道德教育27
  • 4.1.2 通过心理咨询干预德育过程27-28
  • 4.1.3 通过环境建设与实践活动增强德育效果28
  • 4.1.4 通过宗教教育影响德育28-29
  • 4.2 中国高校德育主要实施途径29-31
  • 4.2.1 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道德教育29
  • 4.2.2 通过心理辅导影响德育效果29-30
  • 4.2.3 建设校园文化和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德育效果30
  • 4.2.4 利用党团组织强化德育效果30-31
  • 4.3 中美高校德育实施途径的共性与差异性31-35
  • 4.3.1 中美高校德育实施途径的共性31-32
  • 4.3.2 中美高校德育实施途径的差异性32-35
  • 5 中美高校德育目标及实施途径比较后的启示35-40
  • 5.1 高校德育目标人本化35-37
  • 5.1.1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35
  • 5.1.2 培养道德认知能力35-37
  • 5.2 高校德育途径多样化37-38
  • 5.2.1 高校德育坚持显性德育与隐形德育结合37
  • 5.2.2 有效整合全方位德育资源37-38
  • 5.3 高校德育评价系统化38-40
  • 5.3.1 评价内容从理论到实践38
  • 5.3.2 评价方法变单一为综合38
  • 5.3.3 评价模式从抽象到具体38-40
  • 6 结束语40-41
  • 参考文献41-43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43-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潜涛;杨丽坤;;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的回顾与思考[J];道德与文明;2005年06期

2 陈晓芸;;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中国电子教育;2006年04期

3 皇甫闪;;从中美德育的差异性中探寻我国高校德育的完善之路[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Z2期

4 李照清;;美国大学德育的根源与方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书育人;2006年29期

5 周晓波;;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分析与借鉴[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曾蓉;洪黎;;美国德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大学德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2年06期

7 于海静;美国公民教育的历史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8 李萍,曾华生;美国德育的特征及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85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585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2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