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喻时代的新闻教育——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清新传媒”实践教学模式
本文关键词:后喻时代的新闻教育——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清新传媒”实践教学模式
更多相关文章: 新闻教育 米德 美国人类学家 并喻文化 玛格丽特 后喻文化 二十一世纪 人类文化
【摘要】:正做新闻归根结底是一种实践活动,如何让学生获得这种实践能力,一直是新闻教育的根本问题。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新的媒体形式不断出现,技术飞速发展,新闻教育面临更多挑战。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玛格丽特·米德,1987)(1987:27)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把人类文化分为三种类型,"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并且早在1970年就断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新闻教育;米德;美国人类学家;并喻文化;玛格丽特;后喻文化;二十一世纪;人类文化;
【分类号】:G210-4;G642
【正文快照】: 做新闻归根结底是一种实践活动,如何让学生获得这种实践能力,一直是新闻教育的根本问题。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新的媒体形式不断出现,技术飞速发展,新闻教育面临更多挑战。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玛格丽特·米德,1987)(1987:27)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把人类文化分为三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积极发展我国的新闻教育事业[J];中国大学教学;2000年05期
2 张咏;从社会视野看新闻教育[J];国际新闻界;1998年01期
3 陈俊峰;;NCTJ与英国大学新闻教育的职业训练特色[J];国际新闻界;2009年01期
4 高卫华;论高校教师在新闻职业道德教育中的角色定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3期
5 梁文萍;;浅议我国目前新闻教育的弊端[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4期
6 熊红燕;;加强新闻教育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09期
7 克农;;台政大新闻系改革教育培养新型人才[J];世界教育信息;1996年01期
8 林溪声;方汉奇;;薪继火传 再创辉煌——与方汉奇教授谈复旦新闻教育80年[J];新闻大学;2009年03期
9 张育仁;;抗战新闻教育版图上复旦的地位及办学特色[J];新闻研究导刊;2010年05期
10 蔡雯;周欣枫;;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办学模式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建友;;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以外语类院校新闻专业为例[A];新时期中国新闻学学科建设30年[C];2008年
2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历史概述[A];新闻学论集(第25辑)[C];2010年
3 "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论证"课题组;方洁;郑保卫;雷蔚真;李玉洁;;国外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情况研究报告 《关于设置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考察与论证》附件二[A];新闻学论集(第22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仙泉;新闻教育两问[N];中华新闻报;2004年
2 叶铁桥 唐小兵;新闻教育:片面繁荣下的尴尬(01)[N];中华新闻报;2004年
3 卢新明;感受大洋彼岸的新闻教育[N];中华新闻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朱广菁;聚焦全球化时代新闻教育学使命[N];大众科技报;2002年
5 叶铁桥;新闻教育:片面繁荣下的尴尬[N];中华新闻报;2004年
6 李希光;新媒体与新闻教育(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7 熊忠辉 王晓梅;审视新闻教育的“第二次浪潮”[N];中华新闻报;2004年
8 见习记者 谭君;大学新闻教育太多太滥?[N];湘声报;2007年
9 叶铁桥;坚持新闻教育本土特色[N];中华新闻报;2004年
10 柴志芳 郭琼琼;俄罗斯新闻教育的独到之处[N];中华新闻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舟;1929年-1949年复旦大学新闻教育发展述评[D];复旦大学;2011年
2 赵明范;分众传播时代高校本科新闻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3 王欢;两岸新闻本科教育课程设置之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王洋;我国东北地区高校新闻学专业新闻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展;多重视野中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D];安徽大学;2007年
6 许楚;当下我国新闻专业教育课程设置理论体系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7 陈玄;中国高校新闻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龙伟;中、美新闻学本科高等教育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9 TOURE Taoffic Mohamed(陶非克);中国新闻学学生对于跨文化交流及其在促进性对和不同文化间相互了解的角色的认知与态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徐宁;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高校新闻教育人才培养[D];渤海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00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600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