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德育生态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16:30

  本文关键词:高校德育生态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德育 德育生态 德育生态化


【摘要】:高校德育生态化是立足于当前高校德育的现状提出来的,在理论上能够推动高校德育创新,在实践上可以促进高校德育实效的提升。高校德育生态化既是指高校德育达到的一种最优良的育人状态,也是指以生态化为价值导向,采取一些措施促进高校德育从现实状态转化到最优状态的过程。本研究将生态学理论应用到德育领域,从生态伦理学角度探讨德育生态化的内容和特点,并从高校德育生态的现状出发,提出了高校德育生态化实现的途径和策略。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交代选题缘由和研究方法,介绍关于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及其不足之处,论述本研究在理论上可以促进高校德育创新,在实践上能够提升德育实效的意义。 第二部分用系统论的方法对高校德育生态的组成和现状进行了梳理,论述了高校生态德育是高校德育生态化内容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阐明了高校德育生态与高校德育生态化之间是现状与理想的关系。这部分主要从生态学的视角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构建了高校德育生态,并对其各个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指出高校德育生态化的内涵和特征。 第三部分从高校德育与其所处环境的现状;高校德育与其它各育的关系现状;高校德育过程中诸因素存在的问题三个纬度阐明了高校德育生态的现状。在对现状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相应案例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了高校德育生态存在的问题:高校德育与社会对接不够、与家庭沟通不畅;高校师生关系缺失德育功能;德育内容缺乏时代感;德育方法不能与时俱进;高校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体育和美育的德育价值被忽视。 第四部分在对德育生态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强高校与社会对接,重视与家庭沟通,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通道;从生态现状出发更新高校德育目标;通过实施“三生”教育,进一步完善德育内容;构建“生态型”师生关系,发挥师生关系的德育价值;在以教学为“主渠道”的基础上搭建网络德育平台;革新德育评价方式几个方面探索了实现高校德育生态化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德育 德育生态 德育生态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一部分 绪论10-17
  • 一、选题缘由10-12
  • (一)对高校德育现状的再反思10
  • (二)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思考10-11
  • (三)个人关注和研究兴趣使然11-12
  • 二、该课题的研究现状12-15
  • (一)已有的研究成果12-14
  • (二)现有研究的不足14-15
  • 三、研究方法15
  • (一)文献研究法15
  • (二)系统分析法15
  • 四、研究意义15-17
  • (一)理论上可以促进高校德育创新15-16
  • (二)实践上能够拓展高校德育途径16-17
  • 第二部分 高校德育生态系统17-26
  • 一、高校生态德育17-18
  • 二、高校德育生态18-23
  • (一)高校德育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19-20
  • (二)高校德育与其它各育的关系20-22
  • (三)高校德育过程各要素的关系22-23
  • 三、高校德育生态化23-26
  • (一)高校德育生态化的内涵23-24
  • (二)高校德育生态化的特征24-26
  • 第三部分 高校德育生态的现状剖析26-36
  • 一、高校德育与其所处环境的现状分析26-28
  • (一)高校德育与社会对接不够26-27
  • (二)高校德育与家庭沟通不畅27-28
  • 二、高校德育与诸育关系的现状分析28-31
  • (一)重智育轻德育现象明显28-29
  • (二)体、美的德育价值被忽视29-31
  • 三、高校德育过程中的问题分析31-36
  • (一)没有充分发挥师生关系的德育功能31-33
  • (二)高校德育内容缺乏时代感33-34
  • (三)高校德育方法不能与时俱进34-36
  • 第四部分 高校德育生态化实践路径的探索36-49
  • 一、优化德育环境36-39
  • (一)加强高校德育与社会的对接36-37
  • (二)注重高校德育与家庭的沟通37-39
  • 二、调整德育目标和内容39-42
  • (一)更新德育目标39-40
  • (二)完善德育内容40-42
  • 三、拓展德育途径42-46
  • (一)发挥教学“主渠道”42-43
  • (二)建立生态型师生关系43-45
  • (三)搭建网络德育平台45-46
  • 四、革新德育评价方式46-49
  • (一)对学生道德评价方式多元化46
  • (二)对高校德育工作的评价注重实效性46-49
  • 结语49-50
  • 注释50-52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5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华景;;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德育生态化路向[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徐金堂;;德育实效与德育价值的关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张庆辉;高校德育陷入困境的归因性思考和现实选择[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刘惊铎,权利霞;生态德育的理论架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王遐见;;营造生态化大学和谐德育环境[J];道德与文明;2010年04期

6 高秀苹;;生态系统理论的创始人——布朗芬布伦纳[J];大众心理学;2005年05期

7 刘军;;论构建和谐的高校德育生态环境[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8期

8 李韬,文晓红;关于德育的生态学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0年07期

9 冯文全;学校德育目标的分层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10 杨松;;高校体育教学与德育关系的思考[J];北方经贸;2010年05期



本文编号:6682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6682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f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