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
本文关键词:亚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
【摘要】:亚文化现象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欧美国家。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活动的扩大、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国外亚文化现象流入我国境内,并在大学生群体迅速蔓延开来。当代大学生涉世未深、阅历尚浅,缺乏独立分析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极易受到亚文化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和误导,致使其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巨大偏差。而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消除亚文化的不良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仅对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也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因此,亚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研究这一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首先从文化、亚文化到大学生亚文化,从价值、价值观到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概念上的层层推进,阐述大学生亚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关系。对二者的国内外研究阶段及分类、特征、影响因素分别作系统地梳理与回顾,并指出本文所研究的大学生亚文化倾向于不良亚文化性质。然后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部分。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探讨亚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在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政治面貌、生源地、院校类别等8个人口学变量上的发展特征,同时发现大学生亚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存在低度负相关关系,并对所得结论进行讨论与分析。最后,提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通过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发挥高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以及优化自身素质等方面来进行。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亚文化 价值观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1 引言8-10
- 1.1 选题来源8
- 1.2 选题意义8-9
- 1.2.1 理论意义8
- 1.2.2 实践意义8-9
- 1.3 研究方法9
- 1.4 创新之处9-10
- 2 大学生亚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的理论基础10-19
- 2.1 概念阐述10-12
- 2.1.1 大学生亚文化10
- 2.1.2 大学生价值观10-11
- 2.1.3 大学生亚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关系11-12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8
- 2.2.1 大学生亚文化的国内外研究综述12-15
- 2.2.2 大学生价值观的国内外研究综述15-18
- 2.3 党的领导集体有关大学生价值观的理论阐述18-19
- 3 亚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与分析19-38
- 3.1 亚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调查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分析19-23
- 3.1.1 初始问卷的编制19
- 3.1.2 问卷的测试与筛选19-22
- 3.1.3 问卷的信度分析22-23
- 3.1.4 问卷的效度分析23
- 3.2 亚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人口学特征研究23-28
- 3.2.1 施测过程23-24
- 3.2.2 被试情况24
- 3.2.3 数据处理24
- 3.2.4 结果分析24-28
- 3.3 大学生亚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研究28-29
- 3.3.1 研究工具28
- 3.3.2 施测过程28
- 3.3.3 数据处理28-29
- 3.3.4 结果分析29
- 3.4 讨论29-38
- 3.4.1 亚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调查问卷的编制分析29-30
- 3.4.2 亚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人口学发展特征分析30-35
- 3.4.3 大学生亚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分析35-38
- 4 亚文化背景下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对策思考38-43
- 4.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建设38-39
- 4.1.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建设38
- 4.1.2 以“三个倡导”主要内容为核心,推进大学生价值观建设38-39
- 4.2 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为培养正确价值观提供有力载体39-40
- 4.2.1 夯实理论基础知识,提高文化辨别能力39
- 4.2.2 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吸取传统文化精华39
- 4.2.3 铸牢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隐性教育功能39-40
- 4.3 发挥教育合力,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40-41
- 4.4 优化自身素质,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关键性作用41-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附录47-50
- 个人简介50-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亮;浅谈当代大学生亚文化及其特征[J];化工高等教育;2003年02期
2 曹敬钢 ,王红;从主流文化到亚文化——谈干部服装的演变[J];人力资源;2003年08期
3 罗雪挥;;Q版:集体默契的亚文化[J];发现;2005年04期
4 刘晓春,李淑慧;大学校园亚文化的表象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潘国廷;;高校不良亚文化现象探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姜楠;;文化研究与亚文化[J];求索;2006年03期
7 安超;杨灵珍;;学生亚文化与语文课程中主流文化的冲突与协调[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17期
8 华洁芸;;大学校园亚文化剖析[J];镇江高专学报;2006年03期
9 陈兴;;减少企业亚文化负面影响的对策[J];平原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何海燕;;大学校园不良亚文化表现及对策[J];高校后勤研究;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杭湖;;公职群体亚文化的形成机制与规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刘诗嘉;;犯罪的亚文化视野[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周山东;;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亚文化特征分析——基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视角[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郭子贤;;黑社会(性质)组织亚文化形成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王先文;;“城中村”的亚文化性探讨[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孙红刚;李晓文;;青少年打斗行为形成与平息机制及其亚文化特点比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王洁;徐锡五;;司法亚文化的负向功能[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8 蔡骐;;大众传播时代的青少年亚文化[A];新闻学论集(第23辑)[C];2009年
9 王洁;;司法亚文化的犯罪学思考——兼析佘祥林案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10 童戈;;我看同性恋、防艾与文化[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中红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从亚文化到后亚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亚文化,在商业围城中起舞[N];东方早报;2011年
3 陈霖 马中红;亚文化: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N];南方周末;2011年
4 朱迅W
本文编号:674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674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