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抗战时期内迁高校的地方化——以光华大学成都分部为例

发布时间:2017-08-17 04:21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内迁高校的地方化——以光华大学成都分部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中央 地方 内迁高校 权力斗争


【摘要】:抗战军兴,上海光华大学在成都设立分部。分部校政由光华旧人主持,创办经费多得川人捐助,校董亦大半川籍。光华和教育部部长陈立夫毫无渊源,政府资助不足,学校只得征收高额学费。征费之举引发学潮,川籍校董邓锡侯、向传义等地方势力支持学生,并顺势接管学校。从此,光华大学成都分部成为一所地方化的学校,并于其后被改组为成华大学。内迁高校的地方化与地方高校的国立化路径相反,实为地方针对内迁高校或中央反向扩张教育权力之举,研究此一问题足以加深对战时中央、地方以及内迁高校三者关系的认识。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关键词】中央 地方 内迁高校 权力斗争
【分类号】:G649.29;K265
【正文快照】: 关于抗战时期的大学史研究,已有极多成果问世。其中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者,多注重中央对地方的影响,或地方高校的“国立化”进程。王东杰在研究四川大学的著作中,将川大视为中央与地方争夺教育权力的场域,展现了抗战前后中央逐步扩张权力,使川大摆脱地方势力控制,实现真正“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书;纪念廖世承先生九十五周年诞辰[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2 杜守华;呕心沥血五十载 一代风范存人间——纪念著名教育家廖世承先生100周年诞辰[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3 马子华;我与田间在光华大学左联的活动[J];新文学史料;1998年03期

4 ;上海外文学会副会长周煦良教授病逝[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5 王晓智 ,郎冰 ,刘锋;东吴化工厂的工程师们[J];w芸,

本文编号:687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687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c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