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区思政工作的住宿学院模式初探
发布时间:2017-08-17 13:20
本文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区思政工作的住宿学院模式初探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及后勤社会化的深入推开,以寝室为基本组成单位的高校学生社区逐渐被高校教育者所重视。在现今的大学里面,传统的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单位——“班级”的概念慢慢开始被淡化,其更多扮演的是大学生接受专业形式教育的重要场所的角色。在学分制教育制度下,专业的课程时间安排相比起中学则显得更为宽松,专业课堂固然重要,但毫无疑问的是课外的学习与生活对一名大学生自身的成长的影响更为深远。学生社区是大学生集中居住的地方,现今的学生社区已日益扩大并发展成为集学生生活、学习、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相对独立的区域。它是在高校扩招及高校后勤引进市场力量后,以往的学生公寓已不能满足现状,学生住宿的区域逐渐开始引进更多的服务设施以及满足学生需要的组织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相比短暂的课堂,学生之间的交流、生活、学习更多发生在社区,社区是他们情感、思想和价值观念交流甚至交锋的主要场所。 尽管如此,现在仍有相当多的高校一味重视课堂上的形式教育,忽视了利用社区这个更为自由、开放的全新空间进行学生的素质拓展及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学生社区不足。偌大的社区容纳高校上千上万的学子,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不一样的文化底蕴,加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令到高校已非过往的“象牙塔”,思想与文化的多元性、与社会更为密切的对接既在学生社区中带来了有益的营养,亦为其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高校学生社区的教育功能越发凸显。高校的思政工作在此时更应打破以往的单向灌输的传统模式,在新的特点下更好地发挥思政工作的隐性教育作用去抢占这块新阵地,让更多的高校学生在学生社区中得到更健康的成长。 高校思政工作进学生社区并非是新鲜举措,国内已有不少高校教育者和学者把目光聚焦于此,他们都是在现有的模式下探索高校的思政工作如何更好地在学生社区开展,尽管取得不错的成效,但是学生社区依然是高校不稳定因素的高发地带,同时也是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重点与难点,究竟如何能够把高校学生社区的思政工作再推上一个台阶则依然是有待深入研究。 在社会各领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高校学生的思政工作亦要有国际视野,因此,一直被剑桥、牛津、哈佛和耶鲁等国际一流的高校引以为傲的学生社区教育模式——住宿学院制就成为我们不可多得的借鉴学习对象。住宿学院最早出现在12世纪的法国巴黎,后来传到英国的牛津、剑桥并得到进一步的繁衍发展。其以独立、文化多样性、以学生为本、教授(教师)深度参与等特点而被众多国际知名高校所采用,那么其制度优势能否被我们的高校学生社区借鉴使用,并与思政工作发生“光合作用”就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本文首先通过论述现今我国高校学生社区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成因,然后再以剑桥、牛津、哈佛和耶鲁的住宿学院为例进一步梳理其制度运行模式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再对比研究国内已将住宿学院进行“本土化”实践的几间大学情况并从中总结及分析其带来的启示。最后,文章针对现今高校学生社区出现的问题,结合住宿学院模式带来的启示,就如何借鉴住宿学院制的核心优势改善我国高校大学生社区的思政工作提出个人的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区 住宿学院模式 思想政治工作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引言10-17
- 1.1 选题依据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文献综述11-15
- 1.2.1 国内研究11-14
- 1.2.2 国外研究14-15
- 1.3 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15-17
- 1.3.1 研究目的15-16
- 1.3.2 研究思路16
- 1.3.3 研究方法16-17
- 第二章 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成因17-21
- 2.1 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17-19
- 2.1.1 队伍建设有待加强17-18
- 2.1.2 学生社区文化基础薄弱、手段单一18-19
- 2.1.3 学生社区管理机制不健全、部门缺乏合力19
- 2.1.4 社区学生对社区的思政教育活动缺乏兴趣与认同19
- 2.2 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成因分析19-21
- 2.2.1 定位不清19-20
- 2.2.2 重视度不够20
- 2.2.3 教师参与积极性低20-21
- 第三章 住宿学院模式的分析21-28
- 3.1 住宿学院的起源与发展21-22
- 3.2 住宿学院模式的主要优点分析22-26
- 3.2.1 核心理念:全人教育22
- 3.2.2 功能定位:课堂外教育的主阵地22-23
- 3.2.3 管理权限:独立自主23-24
- 3.2.4 师生关系:以导师制为核心的师生互动制度24-25
- 3.2.5 社区文化:多样性的包容与传统的坚持25-26
- 3.3 住宿学院模式的不足26-28
- 3.3.1 高校治理结构繁杂26-27
- 3.3.2 各住宿学院各自为政,资源分配不均27
- 3.3.3 住宿学院需要强大的财力做支撑27-28
- 第四章 住宿学院模式在我国高校学生社区的本土化实践情况分析28-32
- 4.1 我国高校学生社区思政工作借鉴住宿学院模式的情况28-29
- 4.2 我国高校学生社区思政工作借鉴住宿学院模式存在的问题29-32
- 4.2.1 局部试点带来的双轨制影响社区学生的思想稳定29-30
- 4.2.2 导师的作用未得以充分发挥30
- 4.2.3 住宿分配多元化带来的沟通问题30-32
- 第五章 推进高校学生社区思政工作住宿学院模式的策略32-40
- 5.1 正确定位学生社区的功能32-33
- 5.1.1 赋予社区育人新内涵32
- 5.1.2 工作重心向社区转移32-33
- 5.1.3 向平等、服务的工作理念转变33
- 5.2 整合社区育人资源,形成育人合力33-38
- 5.2.1 学生思政工作机构进驻社区,与专业院系明确分工33-35
- 5.2.2 各社区拥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权35
- 5.2.3 对物业公司的管理需要形成有效的合作和评价机制35-36
- 5.2.4 建立机制提高教师参与社区积极性,形成导师制36
- 5.2.5 加大对社区辅导员的培训,加强社区管理与服务能力36-37
- 5.2.6 加强社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37
- 5.2.7 探索学长导师计划37
- 5.2.8 完善社区思政工作的组织架构37-38
- 5.3 构建健康多样化的社区文化体系,增强学生对社区的认同感38-40
- 5.3.1 适度放权,鼓励教师与学生开发社区学生素质发展课程38-39
- 5.3.2 要求各社区间的文化要有差异性,打造品牌活动,鼓励多样性39
- 5.3.3 加强各社区的学生自治组织的建设39-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3
- 后记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贤林;导师制·午后茶·住宿学院与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2 俞静;;现代大学书院制教育对高等学校德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10期
3 全思懋,方鹏,石松,赵美芳;剑桥和耶鲁住宿学院制模式对我国大学学生宿舍管理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7期
4 乐毅;;简论复旦学院的书院学生管理模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5 沈琛华;张怡;傅筱忱;卢晓东;;耶鲁大学住宿学院内部组织结构、外部关系的比较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06期
6 潘从义,梁建华;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进学生公寓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成宗达;;“书院制”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以淮海工学院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姚春江;;学生社区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侯辉,桂和荣;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黄汉昌;;大学生参与管理的“书院制”宿舍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年12期
本文编号:689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689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