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费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消费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网络消费文化是消费主体在网络消费过程中所衍生出的文化现象,其实质是网络消费领域中消费主体的消费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集合。大学生网络消费文化是指大学生这一群体在网络消费过程中的价值观念、消费倾向和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其消费的文化层次和文化取向,涉及其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等内容。本文围绕着“什么是网络消费文化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对策”这一主题,遵循着从理论到实践、由问题而对策的逻辑思路,运用文献资料法、理论思辨法等方法,借鉴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的相关理论知识,首先,从探析网络消费崛起的成因及理论分析出发,通过解说和概括网络消费文化的涵义、实质和形态,阐明了“什么是网络消费文化”;其次,总结了网络消费文化的特征及其在丰富大学生学习方式、调适大学生心理情绪、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分析了网络消费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观、价值观和诚信观的冲击和侵蚀以及加剧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等方面的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大学生自身素质、学校、家庭、社会等四方面探析了网络消费文化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最后,从教育理念、思想观念、教育措施等三个维度提出了网络消费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应对策,以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消费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成才。
【关键词】:网络消费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6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10-11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11-13
- 三、 创新点13-14
- 四、 研究方法14
- 五、 写作思路14-16
- 第一章 网络消费文化的基本论域阐析16-28
- 第一节 网络消费崛起的成因分析16-18
- 一、 经济的飞速发展是网络消费兴起的前提17
- 二、 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是网络消费发展的动因17-18
- 三、 网络消费平台的成熟是网络消费发展的关键18
- 第二节 网络消费文化的涵义及实质18-20
- 一、 网络消费文化的涵义18-19
- 二、 网络消费文化的实质19
- 三、 与传统消费文化的联系19-20
- 第三节 网络消费文化生成的理论透视20-22
- 一、 从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看网络消费文化20-21
- 二、 从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看网络消费文化21-22
- 第四节 网络消费文化的形态22-28
- 一、 网络购物消费22-23
- 二、 网络娱乐消费23-24
- 三、 网络社交消费24-25
- 四、 网络学习消费25-26
- 五、 网络公益消费26-28
- 第二章 网络消费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28-40
-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特征28-31
- 一、 理性与任性并存28-29
- 二、 时尚与个性齐飞29-30
- 三、 便捷性和实惠性兼顾30
- 四、 分享性和隐秘性同在30-31
- 第二节 网络消费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积极影响31-33
- 一、 丰富大学生的学习方式31
- 二、 帮助大学生调适心理情绪31
- 三、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31-32
- 四、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32-33
- 第三节 网络消费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消极影响33-36
- 一、 冲击大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33-34
- 二、 导致大学生行为的虚幻性和随意性34-35
- 三、 加剧大学生的网瘾症状35-36
- 第四节 网络消费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消极影响的成因分析36-40
- 一、 自身素质因素36
- 二、 学校教育因素36-37
- 三、 家庭影响因素37
- 四、 社会环境因素37-40
- 第三章 网络消费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40-50
- 第一节 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40-42
- 一、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充分重视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思想行为40-41
- 二、 以教育共同体思想为基础,合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41-42
- 第二节 思想观念教育为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思想行为42-44
- 一、 倡导积极的消费文化,抑制消极的消费观念42
- 二、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理性的消费习惯42-43
- 三、 加强勤俭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律节约的消费观念43-44
- 第三节 整合教育措施和途径,引导大学生网络消费思想行为健康发展44-50
- 一、 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开拓网络教育阵地44-45
- 二、 针对不同消费个体需求,进行分众引导教育45-46
- 三、 结合不同的网络消费类型,实行因事施教46-48
- 四、 以学生社团为依托,进行示范性消费教育48-50
- 结语50-52
- 参考文献52-56
- 致谢56-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台;我国网络消费的特点、发展现状及对策[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黄健柏;黄飞;;我国网络消费研究述评——对364篇大学生网络消费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任媛;张振强;丁晓东;孙旭东;;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现状与思考——基于河南省高校的调查[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年03期
4 杨林芳;;浅析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余锋;;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调查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6 李烨阳;;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7 唐金权;;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湖北档案;2013年03期
8 黄祖辉;;大学生网络消费文化取向反观[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陈芊桦;王红梅;;大学生网络消费探究[J];时代金融;2013年20期
10 陈艳飞;;网络消费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以湖南为例[J];调研世界;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笑菊;;当代青年“网络消费”的伦理维度[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2 崔小杰;;网络消费与传统消费的比较分析:基于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视角[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姚仲t
本文编号:716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716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