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德育原理课程教学中的教育性思考

发布时间:2017-08-23 05:01

  本文关键词:德育原理课程教学中的教育性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德育 课堂教学 教育性


【摘要】: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社会结构的迁移变动,经济模式的解构重建,文化内涵的消融变迁等等一系列的变化在带来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的同时,意识形态层面却在多元开放的现代化冲击下陷入困境,信仰、信念的迷失最终以道德危机的形式表现于外。面对日益严峻的道德问题,教育方面的欠缺难辞其咎。当前高校的道德教育普遍在外部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等的嬗变下逐渐丧失对人对美好生活的追寻而为外部各种影响所绑架,具体表现为德育课程教学蜕变异化为单纯的知识授受。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本次研究中试图以德育原理课程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教育性教学的分析,探索对德育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 笔者将本次研究定性为对德育理论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是一个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的是高等院校德育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不重视生活实际的体验,忽视对社会问题的关照,缺乏学生互动的参与。对德育课程教学的教育性提出应基于教育与教学伦理的要求,使用一种接近道德的方式讨论其中的理论,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伦理和道德的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道德性的分析思考的意识,发展其道德敏感性。 本文共分四大部分阐述了笔者对德育理论课的教育性教学的思考。首先,在第一部分绪论中集中阐述了本次研究的缘起、目的意义、相关的核心概念等研究的理论基础。接下来在二、三部分的实例分析上,笔者对C教师的德育原理课程教学的追踪以三个话题讨论的课程教学情况予以详细地记录呈现,然后又从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评价考核三个方面依次进行教育性的分析。最后,笔者在第四部分从整体上对高校德育原理课程教学进行了反思,对课程教学本应的“真”、“实”与现实“假”、“大”、“空”的呈现进行了归因分析。
【关键词】:德育 课堂教学 教育性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第一章 绪论9-23
  • 1.1 问题的缘起9-10
  • 1.1.1 社会的背景9
  • 1.1.2 高校德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9-10
  • 1.1.3 改革的需要10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0-11
  • 1.2.2 研究意义11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11-18
  • 1.3.1 国外研究动态11-14
  • 1.3.2 国内研究动态14-18
  • 1.4 研究思路18-19
  • 1.4.1 拟解决问题18
  • 1.4.2 主要观点18-19
  • 1.4.3 创新之处19
  • 1.4.4 路径方法19
  • 1.5 核心概念19-20
  • 1.5.1 教育、教学、教育性教学19-20
  • 1.5.2 教学的教育性与教学的道德性20
  • 1.6 研究现场介绍20-23
  • 1.6.1 研究场景及研究对象的确定20-21
  • 1.6.2 研究者角色定位21-22
  • 1.6.3 资料收集与整理22-23
  • 第二章 样本:C 教师德育原理课堂教学追踪23-43
  • 2.1 C 教师课堂教学模式23-24
  • 2.1.1 对教材的分析考量23
  • 2.1.2 对教学模式的设计23-24
  • 2.2 具体教学场景进入24-43
  • 2.2.1 话题一:德育与社会政治24-30
  • 2.2.2 话题二:德育与个人修养30-35
  • 2.2.3 话题三:德育与社会现象35-43
  • 第三章 样本分析:教学中教育性的体现43-49
  • 3.1 课堂教学的教育性体现43-45
  • 3.2 作业布置的教育性体现45-46
  • 3.3 评价考核的教育性体现46-49
  • 第四章 对大学德育原理课程教学呈现的反思49-55
  • 4.1 德育原理课程教学教育性的应然表现49-50
  • 4.1.1 返璞归真“求真”49
  • 4.1.2 知行合一“求实”49-50
  • 4.2 德育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的现实呈现50-52
  • 4.2.1 虚伪化的“假”50
  • 4.2.2 理想化的“大”50-51
  • 4.2.3 无人化的“空”51-52
  • 4.3 应然理想与现实呈现的落差归因52-55
  • 4.3.1 政治“道统”的修正52
  • 4.3.2 功利“物性”的僭越52-55
  • 结语55-57
  • 参考文献57-61
  • 致谢61-6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63-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桂生;关于“德育过程”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2 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4期

3 邓银城;关于教学具有教育性命题的哲学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1期

4 郭纬,马爱民;德育概念“泛化”问题及其解决[J];大学教育科学;2004年04期

5 邓银城;如何理解“教学具有教育性”──兼析教育学中的两种判断[J];教育导刊;2000年10期

6 张忠华;;命题检讨:是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还是教学应该具有教育性[J];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06期

7 毕红梅;;生活世界:道德教育的生成之域[J];教育评论;2007年04期

8 鲁洁;;边缘化 外在化 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9 班华;;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J];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10 靳玉乐;黄黎明;;教学回归生活的文化哲学探讨[J];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本文编号:723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723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d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