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研究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研究
【摘要】:在当代愈演愈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已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技术和文化领域,而更多的将重心集中于对创新型人才的争夺。因此,国家的竞争力关键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创新人才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对国家的创新性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在国与国的竞争中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党和政府提出要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任务。大学生作为年轻的知识阶层,被视为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其创新意识的培养对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创新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所以大学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更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当今社会创新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意识也随之成为“精英人才”的标志性特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已迫在眉睫。 为深入探索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具体路径与价值,本文将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研究:首先,从理论视角来阐述创新、创新意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科学内涵;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核心对创新的高度重视;研究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意义。其次,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实践历程,分析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剖析我国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根本原因,并对之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制定具体措施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提出营造以大学生个人——家庭教育——高校教育——国家体制机制——社会环境“五位一体”的环境氛围的具体对策,以期在实践中更好的加强和创新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意识培养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导论8-16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8-11
- (一) 国内研究现状8-10
- (二)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二、选题的目的与研究意义11-13
- (一) 选题目的11-12
- (二) 研究意义12-13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3-14
- (一) 研究思路13
- (二) 研究方法13-14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14-15
- (一) 重点与难点14
- (二) 创新点14-15
- 五、论文的结构15-16
- 第二章 创新意识与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16-30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分析16-19
- (一) 创新的内涵16-17
- (二) 创新意识的内涵17-18
- (三)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内涵18-19
-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创新的思想理论19-24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20
-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20-21
- (三) 世纪之交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21-22
- (四) 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22-24
- 三、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24-30
- (一) 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是民族进步的灵魂25-26
- (二) 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是大学阶段的重要任务26-27
- (三) 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是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基础27
- (四) 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需要27-30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30-41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实践经验30-34
- (一) 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过程30-32
- (二) 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实践经验32-34
- 二、当前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4-36
- (一) 创新意识欠缺34
- (二) 综合素养缺乏34-35
- (三) 创新能力较差35
- (四) 创新实践匮乏35-36
- 三、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36-41
- (一) 信息时代的消极影响36
- (二) 传统家庭教育的失误36-37
- (三) 高校教育存在的弊端37-39
- (四) 国家政策体制的不完善39-41
- 第四章 加强和创新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工作的路径与方法41-52
- 一、创造性的学习和思维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核心41-42
- (一) 增强好奇心41
- (二) 拥有质疑品质41-42
- (三) 请教内行或专家42
- 二、家庭教育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基础42-43
- (一) 转变家庭教育方式42-43
- (二) 提高家庭教育期望值43
- 三、学校教育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沃土43-46
- (一) 完善高校办学理念44
- (二)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44-46
- (三) 改善评价体系缺陷46
- 四、健全和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保障46-48
- (一) 国家行政部门强化制度保障46-47
- (二) 国家宣传部门营造舆论环境47
- (三) 国家评估政策提供理论依据47-48
- (四) 国家人才选拔政策提供条件48
- (五) 国家教学经费提供物质基础48
- 五、全社会良好的创新氛围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动力48-52
- (一) 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49
- (二) 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49-50
- (三) 宽容的社会文化环境50-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8
- 附录58-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明善;比赛法在现代人意识培养中的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3期
2 孟京平,史平;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初探[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梁志诚;美术教育教学与创新意识培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张红海;王丽萍;韩宁;;如何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吴海平;沈洪豪;;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J];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6 徐立明;;责任意识生成的情感机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7 聂有亮;;浅谈学生干部在大学生就业意识培养中的作用[J];现代交际;2010年02期
8 石丽艳;;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途径研究[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严海波;;从普遍责任意识到青年责任意识的培养[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年06期
10 黄一珊;;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公民意识培养的互动机理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斜;;谈小学生积极向上意识培养[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汪木兰;朱晓春;王令其;华茂发;;自动化专业人才质量意识培养模式与途径的研究[A];05'中国自动化产业高峰会议暨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夏成元;;80后年轻教师服务意识浅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4 夏成元;;80后年轻教师服务意识浅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年
5 黄冰冰;;试述公民环保意识[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6 尹红领;;加强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新思路[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洪新生;董春峰;;《试述普通高校体育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浅析情商社会视野中的良性攻击性”[A];第十九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9年
8 张银玲;雷鹤;张茹英;曹宝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护理教师意识的培养[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吴艳辉;;如何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冯丽;防溺水须加强规则意识培养[N];中国教育报;2014年
2 马炳玲;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意识培养浅谈[N];汉中日报;2006年
3 王全 市实验中学;生物教学的创新意识培养[N];广元日报;2009年
4 武穴市梅川镇小学 程学红;浅谈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N];黄冈日报;2009年
5 郭凤志;创新意识及其社会培育[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清水县青莲附中 王治元;谈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N];甘肃日报;2009年
7 武师附小 杨生芳;低年级学生探究性学习意识培养初探[N];武威日报;2008年
8 吴卓;教育孩子不能忽视责任意识培养[N];海南日报;2007年
9 陈媛;培养全民危机意识[N];福建日报;2007年
10 宝塔区北关小学 张东芳;创新意识培养之我见[N];延安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继伟;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德华;设计意识与设计基础[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陈璐璇;“90后”大学生友善意识培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董秀花;大学生的宽容意识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春学;创新意识及其社会培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轩颖;公民意识培养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叶苗;高中生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7 张燕;责任伦理视阈下的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8 张麓麓;当代大学生民族意识现状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4年
9 周洁;微博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10 周晶;大学生规则意识现状及教育对策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302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730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