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17-08-27 11:05

  本文关键词:高校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文献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创新创业 激励机制 高等学校


【摘要】:国内外学者对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机制进行大量研究,文章通过研究文献发现,国外的研究主要从科技人员激励因素、激励机制、激励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市政的方法。国内学者对高校创新、科技人员激励机制和高校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
【作者单位】: 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创新创业 激励机制 高等学校
【分类号】:G647
【正文快照】: 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人员的创新激励、高校科研激励的管理等方面,而针对一个特殊群体——高校科技人员,对他们在创新激励机制方面的研究较少。1国外研究现状通过对收集资料和查新分析可以看出,在国外有很多专家学者已涉及与本文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丽丽;刘戈;黄明强;;高等学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博弈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1年03期

2 李瑞昌;;高校青年科研人才成长机制述评[J];探索与争鸣;2006年12期

3 张驰;马彩娟;;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评价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涛;;内涵式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构建的原则[J];人力资源管理;2012年04期

2 伦顺成;;青海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J];攀登;2011年05期

3 特古斯;;论人本管理的激励机制[J];前沿;2012年07期

4 刘亚平;;从柏林大学的兴盛看德国的“兴国”之路[J];中国轻工教育;2012年02期

5 冯瑛;陈晓敏;;探索高校教职工激励的有效途径[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14期

6 邓耀彩;论西方高等教育的两次大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7 易红郡,刘东敏;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8 生云龙;高校实现“教学与科研统一”理念的制度选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9 郭翠菊;;对教育学独立学科标志问题的再思考[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何波;论民族教育课程构建的理论框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炎章;刘雪峰;;基于网络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分析设计[A];全国首届“网络技术与文化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曾宁波;;试论洪堡德的高等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易红郡;;赫尔巴特的教育实验思想及实践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刘黎明;;雅斯贝尔斯与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之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刘莹莹;;19世纪柏林大学科研职能的实现途径及环境探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Research of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 Innovation Ability Based on the VAR Model[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7 ;Analysis on Univers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Performance in China[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C];2011年

8 陶长琪;徐晔;;基于人力资本的IT企业成长机制研究[A];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潘睿;;生态技术社会选择的博弈论视角[A];首届沂蒙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王万勋;;破解人事管理难题 构建和谐烟草企业[A];中国烟草学会2008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谢识予;有限理性条件下的进化博弈理论[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 向秋华,秦华伟;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设计[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3 肖晓萍;张华;阎世梁;廖青;王强;曾小进;余涛;;师生共建型科研创新团队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年02期

4 高振国;系统论、信息论与学校管理[J];泰安师专学报;1999年S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校R&D资源清查研究课题组;从科技经费投入看高校科技的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21期

2 高校R&D资源清查研究课题组;高校承担科技项目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22期

3 金勇;深化高校科技企业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2年04期

4 潘平;高校科技的发展策略问题研究[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叶丽凤,山鸣峰;面向新世纪的高校科技方针[J];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04期

6 陈礼达 ,蔡娜;高校科技春意浓[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年04期

7 严会超,吕建秋,陈志鸿;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J];科学与管理;2005年05期

8 李德玲;高校科技企业制度创新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9 周照;王昕;;我国高校科技环境能力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02期

10 王小薇;;对发展高校科技企业的几点思考[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莫少林;;重组地方高校科技力量适应科技形势发展[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谢彩霞;;基于科学计量法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分析[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上)[C];2005年

3 李逢春;;高校科协要在高校科技服务中有所作为——以南京晓庄学院科协工作为例[A];全国高校科协发展论坛(2013年)论文集[C];2013年

4 张俊琴;臧志彭;;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校科技人员薪酬对绩效的影响研究——以江苏地区六大高校为例[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5 王继江;;高校科技档案利用与转化生产力的思考[A];北京高校档案学术论文汇编[C];2006年

6 龚雪艳;杨帆;;PAEI管理角色视角下加强高校科技保密管理与防范能力的思考[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会议暨2012第四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何恩情;;高校科技类博物馆对外开放面临的困厄及对策研究——以合肥工业大学工程认知博物馆为例[A];科普惠民 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北京高校科技创安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赵铁庄;;北京高校科技创安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报告[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重点课题选编[C];2007年

9 徐文芳;张景华;;科技创安工程在我院的实践与发展[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薛澜 何晋秋 朱琴;高校科技:发挥优势寻求突破[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记者 赵英明;高校科技园启动“民间游”[N];济南日报;2005年

3 潘树华 左劲松 晓徐;南大高校科技园上缴税款1.5亿元[N];中国税务报;2006年

4 记者 张春玲;我市首评高校科技技术奖[N];黄石日报;2007年

5 山西省教育厅;高校科技要积极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N];山西政协报;2006年

6 郑萱 耿联;聚焦“高校科技与苏北振兴”[N];新华日报;2006年

7 自治区科技厅厅长 徐凤君;创新办学理念 发展高校科技[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8 致公党芜湖市委会;发挥高校科技资源 推进我市创新发展[N];芜湖日报;2010年

9 记者 丁燕;大力推进新时期高校科技事业科学发展[N];内蒙古日报(汉);2011年

10 毛健(作者系省教育厅副厅长、省高校党工委副书记);推进高校科技企业发展[N];吉林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郝远;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制度选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袁靖宇;中国高校科技企业规范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张聪;增强我国高校科技人员创新能力问题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2 胡理;基于湖北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张文利;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4 霍刚;地方高校科技服务能力的评价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5 周照;我国高校科技力量布局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常青;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思路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房静;高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理论与政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8 郑绘;我国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9 吕勤勇;高校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10 高岩;吉林省高校科技人才自主创新激励机制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45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745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3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