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关于历版《方剂学》教材中方解的探析

发布时间:2017-09-02 22:26

  本文关键词:关于历版《方剂学》教材中方解的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方剂学 教材 方解


【摘要】:方解是关于成方制方学理的理论解说,是方剂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历版《方剂学》统编教材中的方解为考察对象,围绕方解的称谓、叙述风格、结构模式等,结合实例分析比较,以探查方解理论的演变轨迹。研究发现,现代方解由最初基于全方功用对方中药群功用的大体叙述,逐渐发展为基于方证病机及立法对方中药药味配伍关系的分析,即形成了以"君臣佐使"理论为分析工具、以"方证病机-治疗立法-配伍原理-制方特点"为叙述内容、以阐释成方制方原理为目标的一种范式。目前教材在方解的方证病机分析、君臣佐使确定、多维交互配伍认识、一方多证述理等方面还有待研究和规范。
【作者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关键词】方剂学 教材 方解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173193)
【分类号】:R-4;G642
【正文快照】: 方解,古又称方论,最早见于金?成无己的《伤现代方解是指基于方剂的结构理论,根据病证、治法寒明理论》,先后经历《医方考》《医方集解》等专论及药味的性用,阐述方屮药味配伍关系及剂型、用法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医阐释方剂学理的重要形式。特点以揭示制方原理的一种理论形式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么元超;谢鸣;;历版《方剂学》教材及其编写体例考察[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2 谢鸣;“方证相关”逻辑命题及其意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李聪;谢鸣;;试论“方证相关”的方剂学制方原理诠释规则[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兴亚;杨文明;董婷;;方证相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7期

2 王邦旺;;试析退行性膝关节病发病机制及玉女煎对其治疗[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秦梅颂;时维静;张秀才;;正交试验法优选增液承气汤煎提工艺[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吴巧凤;文欣欣;余陈欢;张蓓;王薇;;桃核承气汤中桃仁单煎与桃仁甘草合煎的苦杏仁苷含量变化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5 刘华东;黄仕文;张卫华;麦乔智;;《伤寒论》乌梅丸方证探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6 于杰;牛建昭;王继峰;赵丕文;曹远奎;;从血证治法看胶艾汤的用药特点[J];北京中医药;2009年02期

7 王皓;富琦;王笑民;;含超量木鳖子汤剂毒副反应分析[J];北京中医药;2011年12期

8 窦永起;杨明会;;成方的临床应用与衍化方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年01期

9 李宇航;;谈“证候要素”与“方剂要素”[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02期

10 熊兴江;王阶;王师菡;何庆勇;汤艳莉;付莹坤;;方证对应理论研究概况[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曙;苏伟;吴魏鹏;周春刚;龚少愚;高枫;朱红俊;张志斌;;枳实薤白桂枝汤对痰瘀滞寒证素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MMP-9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A];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蒋晓民;;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A];专利法研究(2006)[C];2007年

3 张珞;于正洪;;中医药防治食管胃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研究进展[A];2010年江苏省抗癌协会第二届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10年

4 张良登;;中医学“方证相关”内涵探讨[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于杰;赵丕文;牛建昭;王继峰;郝庆秀;;胶艾汤及参芪胶艾汤对小鼠子宫ER亚型表达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陈芳;;浅谈药对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范颖;马骥;;中药方剂配伍减毒增效方法的研究与基本思路[A];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佩晶;;关于柴胡归经之我见[A];'2008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严石林;陈为;赵琼;于宏波;鲁法庭;;方证辨证临床运用评述[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吴红娟;肖锦仁;;中药的配伍与合用——对“中药配伍七情”的存疑[A];第二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蕾;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汤)对水浸应激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于海;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消炎痛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的影响及其方证相应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陈擎文;《伤寒论》的“方—证要素”对应体系及其神经网络数学模型的构建[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李童;痛经方证相应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王国斌;小柴胡汤方证相应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刘志刚;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模式的大柴胡汤方证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韩玉强;肾气丸方证相应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刘西强;温胆汤方证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杨艳;中药对大鼠炎症牙周骨组织的影响[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王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文献分析及临床证候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丽;方剂辨证论治方法体系之建立[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杨黎;平糖降脂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高亮;基于方证相应学说的《伤寒论》方证整理与因机证治初探[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杨宏博;左金丸及类方寒热属性客观差异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赵朋飞;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关系的探讨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郭芳序;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的证治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刘芳;乌梅丸及其加减类方的方证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刘进娜;脾虚发热证大鼠模型的复制及相关方药效用的比较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徐琦;麻黄加术汤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的作用机理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王练花;健脾利水法治疗孕32周后脾虚型羊水过多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鸣;中医临证组方思路及其评析[J];中国医药学报;1999年04期

2 黄德超;李媛;;肾气丸和六味地黄丸疑点探析[J];河南中医;2008年11期

3 谢鸣;“方证相关”逻辑命题及其意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西平,李礼;新释方解[J];吉林中医药;2003年09期

2 陈西平,李礼;陈潮祖妙语方解浅识[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年05期

3 马永剑;丁象宸;;丁象宸谈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病机与方解[J];北京中医药;2013年05期

4 李飞;;浅议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781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781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0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