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10:29

  本文关键词: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西方社会思潮 大学生 思想行为 影响 对策


【摘要】: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一方面,西方社会思潮通过网络、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体向全世界进行文化及价值渗透;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由于其年龄和思维模式的特征成为接触和传播这些新资讯的主流,以至于大学生对一些西方传递过来的思潮做出迅速的回应,并表现出快速的思想同化趋势,对不能有效分辨腐朽思潮的大学生具有严重的迷惑性和危害性。各种社会思潮之间互相撞击,思想呈现多元化,对我国大学生群体的心理、思想以及行为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只有剖析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引领大学生群体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找到可行对策,才能正确引导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论述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群体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首先,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社会思潮研究发展的境况,分析了研究西方社会思潮的意义,阐述了其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梳理了研究思路和方法。 其次,从社会思潮的概念着手,提出西方社会思潮的本质和特色,着重介绍了当前对大学生群体影响比较大的几个西方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是特定历史时期较为有影响力的一种思想倾向,西方的新自由主义思潮、消费主义思潮、极端个人主义思潮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是当前对大学生影响较深的若干思想倾向。西方社会思潮的理论性、流行性、新鲜感、趣味性以及个人化的特色,无一不吸引着大学生们,但这些思潮始终是为西方国家所服务的,是西方倡导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倾向。 再次,探讨了大学生对西方社会思潮的认知度,以及西方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途径。分析了这些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心理、思想、行为层面的各种影响,并评析其正反面的影响。目前大学生对于西方社会思潮的认知度还不够,大多停留在表面理解上。西方社会思潮的新奇丰富了他们的视野,带来了新鲜的价值观念,满足了其精神上的需求,经过比较,更能明晰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同时,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反作用,容易导致生活上的堕落和精神上的腐化,不利于对他们展开思想教育。 最后,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做了探讨。本文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提出要加强对西方社会思潮的研究,要把握西方社会思潮在大学生中形成和变化的特点,提高对西方社会思潮的鉴别和控制能力。同时,要提升自身文化的吸引力,从强化宣传教育入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拓展切实有效的路径,应对西方思潮的影响。
【关键词】:西方社会思潮 大学生 思想行为 影响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1-12
  • 1.1.1 研究的目的11
  • 1.1.2 研究的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2.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15-16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6-18
  • 1.3.1 研究思路16
  • 1.3.2 研究方法16-18
  • 第2章 主要影响大学生的西方社会思潮概述18-27
  • 2.1 基本概念界定18-21
  • 2.1.1 社会思潮18-19
  • 2.1.2 西方社会思潮19-20
  • 2.1.3 社会思潮与意识形态的关系20-21
  • 2.2 西方社会思潮的本质和特点21-22
  • 2.2.1 西方社会思潮的本质21
  • 2.2.2 西方社会思潮的特点21-22
  • 2.3 当前对大学生群体影响较大的西方社会思潮22-27
  • 2.3.1 新自由主义思潮22-23
  • 2.3.2 消费主义思潮23-24
  • 2.3.3 极端个人主义思潮24-25
  • 2.3.4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25-27
  • 第3章 西方社会思潮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与影响27-39
  • 3.1 西方社会思潮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现状27-29
  • 3.1.1 大学生群体对西方社会思潮的认知度考察27-28
  • 3.1.2 西方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群体的主要路径28-29
  • 3.2 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群体思想行为的影响分析29-32
  • 3.2.1 对大学生群体心理层面的影响29-30
  • 3.2.2 对大学生群体思想层面的影响30-31
  • 3.2.3 对大学生群体行为层面的影响31-32
  • 3.3 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的主要特点32-34
  • 3.3.1 影响形式具有复杂、多样性32
  • 3.3.2 影响对象具有易受、易变性32-33
  • 3.3.3 影响内容具有灵敏、贴近性33
  • 3.3.4 影响过程具有渐进、可控性33-34
  • 3.4 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效应评析34-39
  • 3.4.1 积极影响34-35
  • 3.4.2 负面影响35-37
  • 3.4.3 未来预期影响37-39
  • 第4章 西方社会思潮影响下树立大学生正确理想信念的对策39-50
  • 4.1 加强对西方社会思潮研究,提高社会思潮引领的有效性39-42
  • 4.1.1 研究西方社会思潮应把握几个问题39-40
  • 4.1.2 提高大学生群体对西方社会思潮的鉴别力和批判力40-41
  • 4.1.3 把握西方社会思潮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与流变特点41
  • 4.1.4 加强对西方社会思潮的预防和控制研究41-42
  • 4.2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自身文化理论的吸引力42-46
  • 4.2.1 注重研究中国国情,加强自身理论建设与现实问题的结合42-43
  • 4.2.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宣传教育43-44
  • 4.2.3 高度重视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与宣传教育44-45
  • 4.2.4 加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宣传教育45-46
  • 4.3 拓展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有效路径,提高引领路径的可操作性46-50
  • 4.3.1 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方式46-47
  • 4.3.2 发挥校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作用47
  • 4.3.3 加强社会思想文化阵地建设47-48
  • 4.3.4 发挥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与引导功能48
  • 4.3.5 提高大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的修养48-50
  • 结语50-51
  • 致谢51-52
  • 参考文献52-5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存生;孙文营;;“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01期

2 梅荣政;王炳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06期

3 王建军;;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J];理论探索;2007年04期

4 冯海波;;把握社会思潮本质 构建社会思潮引领机制[J];理论研究;2009年Z1期

5 黄凯峰;;以科学的历史观指导历史评价——兼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02期

6 王炳权,梅荣政;论社会思潮的传播与控制[J];求实;2005年11期

7 吴潜涛;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J];求是;2003年19期

8 秦良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教育青年学生[J];求是;2008年06期

9 曹继建;姜华;;论新时期社会思潮对青年影响的特点——基于社会思潮走向的视域[J];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Z1期

10 张劲;;论社会思潮对高校育人环境的影响及优化[J];学术界;2008年02期



本文编号:7909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7909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d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