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高校劳务派遣用工制度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16:39
本文关键词:H高校劳务派遣用工制度改革研究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用工形式,劳务派遣日益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施加着重要影响。《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务派遣使用泛滥与不规范现象十分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谴责。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自2013年开始相继出台了《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规范用工提出了新的规制要求。上海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其经济发展与劳动市场发展具有典型性。伴随着人事制度改革进程,劳务派遣已日益成为高校非在编用工的主流形式,并且规模庞大。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用工单位,高校的劳务派遣用工也广泛受到关注。 本论文以此为背景,采用个案研究法,以上海市H高校劳务派遣用工制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与社会调查法收集资料信息,基于对其用工制度现状的了解,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与工具,对现存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试图探索创新H高校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方向与方法,提出减少法律风险与管理风险的改革策略,最终实现用工规范化的目的。 本论文共由六章内容构成: 第一章论述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综述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阐述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进而提出研究目的、方法与路径。 第二章从国外、国内、本市及高校四个角度梳理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发展情况,介绍H高校概况,为其制度改革研究展开全面的背景分析。 第三章阐述实证研究的过程,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调研H高校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现状,内容包括用工的整体特征、规范程度与劳务派遣员工对工作的相关认知情况。 第四章运用法律规制的标准对H高校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现存的问题进行阐述,运用制度分析框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 第五章在问题及成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制度变迁模型对H高校劳务派遣用工制度改革动因进行理论分析,结合其用工实际特点,提出制度改革的设计原则、总体思路与具体措施,并对改革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第六章陈述本论文的结论,并针对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展开反思。
【关键词】:劳务派遣 制度 高校 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7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38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2-14
- (一) 研究背景12-13
- (二) 研究意义13-14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4-27
- (一) 国内研究综述14-23
- (二) 国外研究综述23-26
- (三) 国内外研究评析26-27
- 三、相关概念界定27-31
- (一) 高校27
- (二) 劳务派遣27-30
- (三) 制度30-31
- 四、理论基础31-35
- (一) 制度结构理论与制度变迁理论31-33
- (二) 社会交换理论33-34
- (三) 本研究与理论的结合处34-35
- 五、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35-37
- (一) 研究方法35
- (二) 研究思路35-37
-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37-38
- 第二章 H高校劳务派遣用工制度改革的背景38-51
- 一、国外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38-40
- (一) 国外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发展情况38-39
- (二) 国外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立法情况39-40
- 二、我国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40-46
- (一) 我国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发展情况40-42
- (二) 我国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立法情况42-46
- 三、上海市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发展现状46-47
- (一) 上海市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总体概况46
- (二) 上海市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相关政策46-47
- 四、高校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发展现状47-49
- (一) 编外临时工阶段48
- (二) 人事代理阶段48-49
- (三) 劳务派遣阶段49
- 五、H高校及其劳务派遣用工制度发展的概况49-50
- 六、本章结论50-51
- 第三章 H高校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现状的调查分析51-90
- 一、调查的设计与实施51-58
- (一) 调查的设计51-56
- (二) 调查的实施56-58
- 二、调查的统计与分析58-88
- (一) 总体的用工概况58-62
- (二) 样本的描述性分析62-79
- (三) 样本的统计推断79-88
- 三、调查的基本结论88-89
- (一) 总体调查的基本结论88
- (二) 样本调查的基本结论88-89
- 四、本章结论89-90
- 第四章 H高校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问题及成因90-103
- 一、H高校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问题90-97
- (一) 劳务派遣用工规范方面的问题90-93
- (二) 劳务派遣员工权益保障方面的问题93-95
- (三) 劳务派遣用工管理方面的问题95-97
- 二、H高校劳务派遣用工制度问题的成因分析97-102
- (一) 制度环境方面97-99
- (二) 制度安排方面99-100
- (三) 制度实施方面100-102
- 三、本章结论102-103
- 第五章 H高校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改革策略103-119
- 一、改革的理论动因103-105
- (一) 制度环境方面:法律修改增加劳务派遣用工风险103-104
- (二) 制度安排方面:劳务派遣用工制度改革带来潜在收益104-105
- 二、改革的设计原则105-107
- (一) 合法原则106
- (二) 互利原则106-107
- 三、改革的总体思路107-110
- (一) 对制度环境作出积极应对107-108
- (二) 对制度安排作出及时变革108-109
- (三) 为制度实施提供运行机制109-110
- 四、改革的具体措施110-116
- (一) 劳务派遣用工规范方面110-112
- (二) 劳务派遣员工权益保障方面112-113
- (三) 劳务派遣用工管理方面113-116
- 五、改革的可行性分析116-117
- (一) 本市的相关文件为改革提供政策支持116
- (二) H高校的管理规划为改革提供决策方向116-117
- (三) H高校的专业优势为改革提供进程指导117
- (四) 派遣员工的组织承诺为改革增加推动力117
- 六、本章结论117-119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119-122
- 一、研究结论119-120
- 二、研究反思120-122
- (一) 研究局限120
- (二) 研究展望120-122
- 附录122-130
- 参考文献130-136
- 致谢1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增毅;;美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兼评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2 宋丰景;专用性人力资源与劳务派遣——劳务派遣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3 蔡跃进;劳务派遣中的问题与对策[J];劳动保障通讯;2004年07期
4 谢增毅;;对《劳动合同法》若干不足的反思[J];法学杂志;2007年06期
5 邓旋;;浅析我国的劳务派遣制度[J];法学杂志;2010年S1期
6 黎建飞;;“派遣劳动”应当缓行[J];法学家;2005年05期
7 郑尚元;;不当劳务派遣及其管制[J];法学家;2008年02期
8 张荣芳;;论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模式[J];法学评论;2009年06期
9 吴贵明;;基于不同视角的劳务派遣制度分析——兼论促进劳务派遣业发展的建议[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张举国;;劳务派遣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8年11期
,本文编号:792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792664.html